为忆双泉子,今秋尚戍边。
百年心共苦,万里月同圆。
生死凭谁问,饥寒独尔怜。
残星过断雁,愁绝塞门烟。
诗句注释
- 为忆双泉子:这里的“双泉子”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物或名字,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亲人。
- 今秋尚戍边:意味着诗人在秋季时仍在边疆戍守,没有归期。
- 百年心共苦:百年,即一生;苦,艰难。这句话表达了与双泉子共度一生,共同经历困难和挑战的情感。
- 万里月同圆:万里,形容距离遥远;圆,圆满。这里表示无论身在何处(千里之外),月亮始终是圆满的,象征着对远方双泉子的思念之情。
- 生死凭谁问:生死,指生与死;凭谁问,询问谁。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未知未来的担忧和疑问。
- 饥寒独尔怜:这里指双泉子在艰苦的环境中(饥寒)独自承受,令人同情。
- 残星过断雁:残星,即残留的星星;断雁,指孤独飞翔的大雁。此句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星光微弱,大雁孤飞,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 愁绝塞门烟:塞门,即边境关口;愁绝,极度的忧愁。这里描述的是站在边境关隘上的诗人,面对无边的烟尘和远方模糊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愁。
译文
中秋时分,我怀念着双泉子,今年的秋天他还在边疆守卫。
我们一同度过了一生的艰辛,虽然相隔万里,但月亮始终都是圆满的。
关于生死的问题,谁能为我解答?我独自忍受着饥寒之苦。
夜幕中,残破的星辰和断线的大雁都显得格外凄凉,我内心的愁绪已经达到了极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双泉子”的形象生动鲜明,与诗人共度一生、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万里月同圆”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相结合,既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