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住在于山麓,门前旧种桑榆绿。
遥望葱葱知故家,况有清阴庇邻曲。
记得当年二月时,缫车轧轧蚕初丝。
桑影欲斜春社散,榆烟新起午炊迟。
故乡别来今几载,树色重重长不改。
石砌轻风落小钱,粉墙晚日垂高盖。
怜君近别复何如,依然绕屋青扶疏。
感之忽尔有归思,因买孤舟还故居。

君家住在于山麓,门前旧种桑榆绿。

遥望葱葱知故家,况有清阴庇邻曲。

记得当年二月时,缫车轧轧蚕初丝。

桑影欲斜春社散,榆烟新起午炊迟。

故乡别来今几载,树色重重长不改。

石砌轻风落小钱,粉墙晚日垂高盖。

怜君近别复何如,依然绕屋青扶疏。

感之忽尔有归思,因买孤舟还故居。

注释:

  1. 君家:指朱州判子。
  2. 于山麓:在山的底部。
  3. 桑榆绿:指门前的桑树、榆树都已长得茂盛绿色。
  4. 清阴:清凉的树荫。
  5. 缫车轧轧:用缫车缫丝的声音。
  6. 桑初丝:指春天刚开始时,树上的桑叶已经长出来,可以缫丝了。
  7. 桑影欲斜:桑叶已经开始向一侧倾斜。
  8. 春社:春天的祭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9. 榆烟:榆树枝上的烟雾。
  10. 午炊:中午烧火做饭。
  11. 故乡:作者的家乡。
  12. 别来:离别已经很长时间。
  13. 树色重:树木的颜色已经很浓密。
  14. 石砌:石头砌成的围墙。
  15. 轻风:微风。
  16. 小钱:铜钱,这里指石子或小石块。
  17. 高盖:高大的屋檐。
  18. 怜君:怜惜你。
  19. 青扶疏:形容树木茂盛。
  20. 感之:被这种景象所触动。
  21. 归思:回家的念头。
  22. 孤舟:小船,独自乘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与怀念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朱州判子家的环境和景色,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对桑榆、清阴、春社、榆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君家”点明了诗人要表达的对象,即朱州判子家的环境和景色。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门前的桑榆树已经长得茂盛绿色,以及桑树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示了春天的到来,也为后文的思念之情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去年二月时节的情景,那时家中正在缫丝,缫车的轧轧声和蚕丝的丝丝声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示了农村的生活氛围,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桑树的茂盛和榆树的烟雾。这些自然景物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画面,也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复杂。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第五至第八句描述了故乡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人回忆起故乡的离别,感叹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故乡的景象仍然如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回家念头的强烈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