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住在蓬壶天,赤城十二遥相连。
闲来听籁坐松石,仙衣醉拂秋霞眠。
柴门不掩读书处,隔窗恍惚生烟雾。
重萝隐隐半山钟,细雨蒙蒙万花树。
天书忆昔下岩阿,不起其如苍生何。
仙人别去五云表,碧山怅望空嵯峨。
碧山千里复万里,仙人洒向丹青里。
何日陶潜归去来,扁舟远挂沧江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及技巧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山水图为兵马指挥朱君题”,要求学生先输出诗的下两句,然后再给出译文,最后是诗词的注释和赏析。答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等具体分析作答。本题中,“山水图为兵马指挥朱君题”一句,意思是说这幅山水画是给朱君题写的。朱君即朱温,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他为人好学,喜读书,尤其喜欢《易经》,并有《周易》注。《易经》中的很多哲理思想对朱温的政治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他常把一些政治上的体会写成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作品。
【答案】
①“闻君住在蓬壶天”,蓬壶: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仙山。②“闲来听籁坐松石”,籁:风声。③“柴门不掩读书处”,柴门:指简陋的屋门。④“隔窗恍惚生烟雾”,恍惚:模糊不清的样子。⑤“重萝隐隐半山钟”,重萝:缠绕在一起的藤萝。⑥“细雨蒙蒙万花树”,濛濛:云气密布的样子。⑦“天书忆昔下岩阿”,回忆过去在山下岩石旁读《周易》的情景。⑧“仙人别去五云表”,仙人:指作者自己。⑨“碧山怅望空嵯峨”,碧山:指作者所居住的地方。⑩“何日陶潜归去来”,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曾自比为五柳先生,后人遂以五柳代指陶渊明及其诗。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与隐居的朱温颇有相似之处,故朱温借陶渊明之喻来表达自己的志趣。
译文:
听说您居住在蓬莱仙岛,十二座山峰遥相连接。
闲暇时静坐听风,欣赏松林石景;醉意中披上仙衣,秋日霞光中安睡。
柴门紧锁,那是读书的地方;隔着窗户仿佛看到炊烟缭绕。
重楼隐约可见,半山之中传来钟声;细雨纷纷,万木葱茏。
回想当年在山下岩石旁读《周易》的情景,我怎能不为天下苍生着想?
仙人离去,五云之上再无踪迹;碧山依然屹立,空自怅然远望。
青山千里复万里,仙人在此挥洒丹青;何时才能像陶渊明一样回归故乡,驾一叶扁舟远离这沧江水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