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雷电夜,亭静柳湖天。
眼徙深山后,秋生远火边。
影流僧与客,波撼寺为船。
井塔俱难问,徒高佛国年。
月明雷电夜,亭静柳湖天。
眼徙深山后,秋生远火边。
译文:
明亮的月光下,雷电交加的夜晚,寂静的亭子静静地坐落在柳湖之边,抬头只见天空一片清明。
我的眼睛随着目光移向远方,看到深深的山谷后面,远处的火焰燃烧起来。
影子在僧人们和游人的脚边流动,波浪撞击着寺院如同船只一般。
井塔都无法询问,徒然感叹佛国岁月漫长。
注释:
- 明亮的月光下,雷电交加的夜晚 - “明亮的月光”表明是白天;“雷电交加的夜晚”则说明是晚上。这两个时间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寂静的亭子静静地坐落在柳湖之边 - “亭子”是古代的一种建筑,通常位于园林之中,供人休息观赏风景。“静静地站在柳湖之边”描述了亭子的安静和周围的环境——柳湖,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
- 抬头只见天空一片清明 - “抬头”指的是抬头看,“只看见天空一片清明”形容了夜空的明亮和清澈。这里用“天空”作为主体来描述,强调了夜空的美丽和清晰。
- 我的眼睛随着目光移向远方 - “我”在这里指代第一人称,可能是诗人自己或者被描绘的对象。“眼睛随着目光移向远方”表示观察者的视线跟随某个物体或景象而移动。
- 看到深深的山谷后面 - “看到”指的是视觉上的观察,“深深的山谷后面”形容了观察者所观察到的地形特征。山谷通常是指山脉之间的凹陷地带,这里用“深深”来形容其深度感。
- 远处的火焰燃烧起来 - “远处的火焰”指的是在视线范围内较远的地点发生的火焰。“燃烧起来”描述了火焰的动态状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影子在僧人们和游人的脚边流动 - “影子”在佛教文化中常常与僧侣和修行者相关联。“流动”形容影子在地面上的移动轨迹。“和尚们和游客的脚下”表明这些影子出现在了这些人的周围。
- 波浪撞击着寺院如同船只一般 - “波浪”指的是海浪,它们拍打着岩石或建筑物。“寺院”是古代的宗教场所,这里用“船只”比喻波涛汹涌的景象。“如同船只一般”形容波浪的冲击感和动态效果,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
- 井塔都无法询问 - “井塔”是古代用于取水、照明等用途的设施。“无法询问”表示这些井塔的存在及其功能超出了提问者的范畴。
- 徒然感叹佛国岁月漫长 - “徒然”在这里表示徒劳无功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佛国的感慨和无奈之情。“佛国”是指佛教中的圣地或净土。“岁月漫长”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恒久不变的信仰的坚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明雷电夜、亭静柳湖天的宁静景象以及深山后、远火边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自然图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