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仙人兴不孤,烟波东去即蓬壶。
青童能供胡麻饭,肯问铛中米有无。
【注释】
东坡:即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海外仙人:指在海上仙岛的仙人。兴不孤:意谓有志者事竟成,不会孤单无援。蓬壶:蓬莱,传说中的神山,为仙人所居。青童:道教中修炼得道者的称谓。胡麻饭:用芝麻等植物的种子做成的食品。肯问:岂肯,怎么敢。铛中米有无:犹言锅中米粒是否还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谪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七绝诗。诗人借题发挥,以仙人的口吻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遭贬谪,却仍然保持节操和气节,不肯屈服于命运的精神风貌。全诗意境高远,想象丰富,语言简练,韵味无穷,堪称佳作。
首句“海外仙人兴不孤”,起笔不凡,将仙人置于浩渺无边的海洋之上,其境界已非寻常之辈所能企及。诗人以此开篇,既点出了自己的身世遭遇,又表明了其坚定的信念与决心。
第二句“烟波东去即蓬壶”,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所在之地——蓬莱仙境。烟波浩渺,东去的海面上,正是那令人神往的仙境所在。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更凸显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叹。
第三句“青童能供胡麻饭”,则转向描绘仙人的日常饮食。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胡麻饭”这一典故,既表达了仙人生活简朴、清苦的特点,又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与超然态度。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追求,以及对于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的渴望。
末二句“肯问铛中米有无”,则更是展现了仙人的豁达与洒脱。这里,诗人以“肯问”二字巧妙回应了前文的疑问,表达了他对于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淡然处之。同时,这句诗也揭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原则。
这首诗以仙人的口吻自比,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又展示了他面对现实生活的坦然与自信。整首诗既有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画面,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