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抱五龙寐,虚涵一镜空。
洞天三十六,都在卧游中。
注释:
- 希夷先生:指唐代诗人、画家李涉。他在山中隐居,常以山水为伴。
- 睡岩前新凿五龙池:指在睡岩(位于今江西宜春)的前方新建了名为“五龙池”的人工湖泊。
- 诗五首:指《题五龙池》五首诗。
- 其四:这是第四首诗。
译文:
静静抱着五龙沉睡,空灵地包容着一片清澈的镜面。
三十六个神奇的洞天,都在我卧游的梦中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李涉对五龙池景色的描绘和赞美。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第一句“静抱五龙寐”,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五龙池边,被这宁静的环境所感动,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只龙,沉睡在这片宁静之地。这里的“五龙”可能指的是五种不同形态的龙,也可能是指五个不同的洞穴或岩石,它们都与五龙池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在这里通过“抱”字,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第二句“虚涵一镜空”,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意象。这里,诗人将五龙池比作一面镜子,它虽然表面看似平静无波,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无尽的深度和广阔。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含蓄,既表达了五龙池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畏和感慨。
最后一句“洞天三十六,都在卧游中”,则是对前两句意境的升华。诗人将整个五龙池周围的环境都视为一个充满神奇和神秘的洞天世界。这些洞天不仅数量众多(三十六),而且都在诗人的“卧游”(即在休息时游览)之中。这意味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在山中还是在湖边,诗人都能随时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魅力和神秘。
这首诗通过对五龙池景色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的作品,也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