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聊洗耳,不必颍川水。
静听天籁鸣,可悟无声始。
【注释】
①江皋:水边的高地。小筑:即“小筑亭”。十景:指《十景》图。同邑:同一县份的。孝廉:汉朝的一种官名,汉代对举孝廉者授以官职。李相:李贤,字相如,唐朝人。
译文:
江边的小亭子,是同县的李贤所题写的“十景”图。我闲来无事,可以洗耳倾听,不必非得颍川的水才能听到天籁之音。静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可悟到无声才是万物本原的道理。
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写诗人闲居江边小亭的心境和感受。全诗紧扣题目,由“十景”展开联想,先写江边小筑,再写小筑上的景物,最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语言明白晓畅,清新自然,意境幽远。
前两句点明题意,交代了题画的内容:“江皋小筑”,即江边小亭子;“十景”,是说画中有十个景致。这两句话点出了画面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作者观赏图画的心情,为下文的抒发作了铺垫。
后三句则是诗人在江边小亭中观景的亲身感受。“如亭听籁”,意思是坐在亭子里聆听自然界的声音,而不必去到颍水旁去。“闲来”,说明是在闲暇的时候;“聊洗耳”,是说顺便把耳朵洗净,以便更好地聆听;“不必颍川水”,表明自己并不一定要到颍水的河畔去才听得见那清幽的乐音。这几句话,既写出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又道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欣赏角度。“静听天籁鸣”,是说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乐音;“可悟无声始”,是说由此领悟到无声是万物产生的根源。诗人的这一认识,正是他独到的体会和见解,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构思精巧。诗人从题画入手,引出对景物的感受和思考,最后归结到对自然现象的哲理性认识。这种由实入虚的思路,使诗歌显得浑然一体,毫无痕迹,显示出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闲来”与“必须”、“静听”与“可悟”等,使诗歌层次分明,富有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