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屦峰头早履宿,天空万里见穷荒。
云边忽下青腰女,寒气先侵白马娘。
采菊偶逢三秀草,授衣新换六铢裳。
芳时休叹重阳后,一日还疑海变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并分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楚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赏析”。
本诗的首句“葛屦峰头早履宿”中,葛屦是古代一种用葛布制成的鞋,这里指代诗人。峰头是山巅,履宿指穿鞋过夜。此句写诗人登山时,天已破晓了。第二句“天空万里见穷荒”,写登高所见:只见无边无际的荒野,空荡荡的。第三句“云边忽下青腰女”,写诗人在云边偶见一位女子,她身着青色衣服,腰身细长如鞭,似仙女一般飘然而下。第四句“寒气先侵白马娘”,写这位美女穿着白色的衣裳。第五句“采菊偶逢三秀草”,写诗人偶得美人相伴,采菊时遇见了三个美貌的女子。第六句“授衣新换六铢裳”,写诗人为三位美女各换了一套崭新的衣裳。末句“芳时休叹重阳后”,写诗人不要叹息重阳节过后,就失去了这美好的良辰美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清丽。
【答案】
(1)葛屦(用葛布做的鞋):指诗人自己。峰头(山顶):指登山之处。早履宿:“早”是“早晨”的意思,“履宿”即穿鞋过夜。
(2)天上:指天边或空中。穷荒:极远荒凉的地方。
(3)云边:云彩之间。青腰:指女子的腰身细长如鞭。
(4)寒气:寒冷的气息。先侵:首先侵袭、降临。
(5)采菊:采摘菊花。三秀草:指三件美丽的衣裳。三秀,指美好。
(6)授衣:赠送衣裳。六铢裳;指六幅丝织的衣裳。六铢,指六两丝,古时用来计算衣物重量的一种单位。裳,这里指衣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佳景与美女的诗作。诗人以游人的身份,登九嶷山,望天际云海,触目尽是穷荒之地,而在这茫茫天地间,竟有美女从云端降下。她们身着素雅的衣服,纤腰袅娜,美若天仙。诗人惊喜万分,急忙与她们攀谈起来,并赠以新衣。诗人对这次奇遇感到十分高兴,甚至怀疑是在变易季节,因为秋天已过,冬天将至,但天气依然温暖,仿佛还在重阳节后。这首诗描绘的是自然景色与人间美景,诗人在欣赏这些美景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