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多积雪,冬夏不曾消。
野鼠甘寒冷,长松荫泬㵳。
科头思绝巘,赤脚望层霄。
缩地安能到,因期白鹤招。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写诗人在铜陵苦旱之际,对峨眉雪景的向往。首联“峨眉多积雪”,点出峨眉山冬夏都有雪,是诗人的观察所见;颔联“野鼠甘寒冷”,以野鼠不怕寒冷来反衬自己不畏严寒;颈联“科头思绝巘,赤脚望层霄”,写诗人因酷暑难耐而想到登高避暑,又因登高望远而感到心旷神怡;尾联“缩地安能到,因期白鹤招”,“缩地”是说想登高避暑,却又怕被热浪所吞没;“期白鹤招”是说盼望像白鹤那样飞向清凉世界,与友人相聚。整首诗表现了诗人面对酷暑,既想逃避又难以逃避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雪景的向往之情。

【答案】

峨眉山冬天下雪,夏天也不消融,野鼠不怕寒冷,长松树荫蔽日,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仰望苍穹,想登上山顶,消暑解闷,但恐缩地(即缩地成寸)无法到达山顶,只好期盼着有白鹤飞来,与我一同前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年间(760年),时值盛唐,国家太平盛世,诗人心情舒畅,游兴甚浓。此诗是组诗《铜陵执热书怀十首》中的第三首。

诗前两句写峨眉山的自然风光,突出其四季如春的特征。峨眉山四季常青,雪后更显秀色,令人赏心悦目。峨眉山上的野鼠也似乎享受着这宜人的气候,不怕寒冷。峨眉山的松树郁郁葱葱,枝叶茂盛,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峨眉山的景色如此优美,使人流连忘返。然而诗人此时身处铜陵,酷热难当,因此产生了去往峨眉山避暑的念头。

第三句写诗人渴望登高以消愁。诗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仰望苍穹,想要登上山峰以消暑解闷。然而他担心一登上高处就会失去控制,所以不敢轻易行动。

第四句是说诗人虽然想登高消暑,但却恐怕无法实现。因为这里的“缩地”并不是真的可以让人缩小到极小的地方,而是比喻人无法离开此地。诗人只能期待白鹤飞来,与他一起前往峨眉山。

整首诗通过对峨眉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酷暑、前往峨眉山避暑的心情。同时,诗人还通过表达对白鹤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自己的浪漫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