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流水荒苔矶,地僻人来问讯稀。
野竹遍依幽径绿,海云长近小窗飞。
自应老去随吾况,敢道迂疏与物违。
犹记初归夜堂月,梦中颠倒著朝衣。

注释:

丙戌:指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夏,夏季。告答钟西皋:即钟山。在今南京市西北郊。见寄次韵:即《酬钟山西涧见寄》诗的第二首。钟山,即钟山风景区,在南京城西。

白沙流水荒苔矶:白沙洲上的流水冲刷着长满青苔的矶石。白沙洲:在今南京市玄武湖西南。矶,水中小岩石。

地僻人来问讯稀:地势偏僻,人迹罕到,很少有人来访问他。僻,偏僻、稀少;稀,稀少。

野竹遍依幽径绿:到处是茂盛的竹林,它们依偎在曲折幽深的小径两旁,一片苍翠欲滴。野竹,野生竹子。尽,全部、都。

海云长近小窗飞:天空中云朵飘浮着,好像要飞进小小的窗子来。海云,天空中的云朵。长,长久、持续。近,接近。

自应老去随吾况,敢道迂疏与物违: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迟钝,我怎敢说我是过于迂腐而违背自然规律呢?自应,应该。况,情况、环境。迂疏,拘泥于古训而不知变通,谓不合时宜。

犹记初归夜堂月,梦中颠倒著朝衣。

还记得当初刚回家时晚上庭院里照月光的景象,我在梦中还穿着朝廷的衣服。犹记,还记得。仍,仍旧、依然。初归,刚回到家。夜堂,庭院的北门。月,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辞官南归途中,经过钟山时,有感于友人的怀念而作的一首酬赠之诗。

以白沙洲上的流水冲刷着长满青苔的矶石开篇,写出了山野僻静的环境。颔联描写景物,野竹遍布于幽深曲折的小径两侧,海云长空,仿佛要飞进小窗来,形象地表现出山间的幽美景色。颈联抒发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衰老以及自身处境的无奈之情。尾联写回忆,诗人追忆着自己刚归家时夜晚庭院中照月光的情景,并回忆起自己曾穿朝服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故土和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