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元兵势克樊襄,南下临安事可伤。
玉牒无光随建业,金闺遗址属僧房。
年深堤柳还春色,岁晚宫梅尚暗香。
景物不殊人事改,六桥风月几炎凉。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钱塘,今杭州。题仙源云仍家谱是说,钱塘这个地方,就是当年李白的祖籍。“皇元”指元朝,“樊襄”,襄阳一带。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皇元兵势克樊襄,南下临安事可伤。诗人以“南”字起头,点出题目所写地域,又以“北”字收尾,表明了对南宋王朝覆灭的惋惜之情。“玉牒”,指皇帝的命令或圣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元军南下,建都临安时,令李白家族世代为官,然而,江山易主,如今已无复当年之盛。

“玉牒无光随建业,金闺遗址属僧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玉牒无光,昔日辉煌不再,建业(即建康)遗址,现在成了僧侣的住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元军南下,建都临安时,令李白家族世代为官,然而,江山易主,如今已无复当年之盛。

“年深堤柳还春色,岁晚宫梅尚暗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岁月流逝,堤岸上的柳树重新披上了春色;宫里的梅花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岁月流逝,堤岸上的柳树重新披上了春色;宫里的梅花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景物不殊人事改,六桥风月几炎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景物没有变化,但人事却已经改变,而那六桥上的风和月亮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景物没有变化,但人事却已经改变,而那六桥上的风和月亮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赏析】

此诗作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时作者年四十二。当时元军攻下南宋都城临安后,作者的父亲李善长被迫投降,被任为江南诸路行御史台照磨。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怀以及自己人生经历的悲慨。

首联点明地点和历史背景,用“南”字起头,表明了对南宋王朝覆灭的惋惜之情。“樊襄”,襄阳一带。“玉牒”,指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颔联承上启下,指出元军南下,建都临安时,令李白家族世代为官,然而,江山易主,如今已无复当年之盛。

颈联写景,抒发感慨。堤边的柳树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已经重新披上了春天的景色;宫里的梅花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年深”,“岁晚”都是时间的推移。“暗香”,形容梅花散发的幽香。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感慨和无奈。景物没有变化,但人事却已经改变。而那六桥上的风和月亮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全诗情感深沉,意境苍茫,笔触雄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