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篷上鸣,默默篷下听。
声催寒气饶,势逐风力劲。
拥衾客未眠,维楫江初暝。
不似潇湘时,令人动高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1)

首联“萧萧篷上鸣,默默篷下听”。这两句写舟中风雨交加的情景。风声萧萧,雨点默默,诗人在船篷上听到了江上风雨的声音;在船篷下听到了江水流动的声音。这两句既写出了风雨的声响,又写出了自己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2)

颔联“声催寒气饶,势逐风力劲”。这两句写舟中风雨交加的景象。风吹浪打,使船上的寒气更加逼人,船身随着激流颠簸而显得更加有力。这两句既写出了风雨的气势,又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3)

颈联“拥衾客未眠,维楫江初暝”。这两句写舟中风雨交加的景象。虽然天气寒冷,但诗人仍然没有入睡,而是披着被子坐在船头看江景。天黑了,才撑起小船靠岸过河。这两句既写出了风雨的形势,也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4)

尾联“不似潇湘时,令人动高兴”。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作者以自己独特的感受与前人不同,他不喜欢潇湘时的春色,因为这让他感到兴奋。

【答案】

译文:

篷上的风雨之声萧萧地响起来,篷下的江面波涛汹涌,我默默地听着。这声音催促着寒意,这气势跟风力一样强劲。我

披着被子坐着,看着江面上的景色直到天色变暗。不像那潇湘地方,让人心潮澎湃,感到无比欢喜。

赏析:①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的暮春景象。②诗中“萧瑟”、“悄悄”、“默然”这些字眼,都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③首

联写风雨之声,颔联写风雨之势,颈联写舟中之人,尾联则总括全诗。④尾联说“令人动高兴”,这是作者的独特感受,与前人的

感受不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