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开幕府试雕戈,七哨功成献凯歌。
借问凌烟谁第一,汉家剑履赐萧何。
【注释】
至:到。黎捷志喜:黎捷,即黎景休,字胜之,号景休居士,唐末五代时人,为南汉开国功臣,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楚国公,卒谥文懿。
幕府:指军师帐幕;雕戈:雕刻着花纹的战刀。
七哨:指军中七个哨卡。
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图纪念功臣,命人画了二十四名功勋卓著的人物于凌烟阁上,以供观赏。
赐萧何:指将功封赏给萧何。
【赏析】
此诗是诗人到广州后闻讯知黎景休被加封而作,其内容与《过零丁洋》有相似之处。前两句说诗人来到广州,见到重开的军师帐幕,并试雕战刀,想为黎景休建立奇功。第三句写黎景休功成献凯歌之事,第四句写诗人借问黎景休功高谁第一。最后一句则用典,赞颂黎景休的功绩超过萧何,并以此勉励自己。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黎景休的祝贺之情以及诗人自己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
“至广州闻黎捷志喜”,起首点明诗人到达广州的消息。“重开幕府试雕戈”一句,表明诗人来到广州的目的:重新开设帅府,试演兵法。“七哨”指军中七个哨卡,“功成”指七哨所立战功。“献凯歌”指向皇帝进呈捷报。
“借问凌烟谁第一?”这句的意思是:请问在凌烟阁上的功臣,谁是第一名?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图纪念功臣而建的,上面有二十四名功臣画像(一说二十三人),其中第一人是萧何。“赐萧何”是说皇帝赐给他萧何一样的封赏。“汉家剑履赐萧何”这句诗运用典故,把黎景休比做汉代的萧何,意思是说黎景休的功劳和萧何一样大。
前两句写诗人到达广州,并试演兵法;第三句写黎景休立下的战功;最后两句运用典故,赞美黎景休的功绩超过汉代的萧何。整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黎景休祝贺的心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