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虽未老,已知非少年。
欲将心事道,只恐付空言。
【赏析】
《自叹》一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慨,抒发了作者对青春年华易逝的惋惜之情。
“五十虽未老”,起句点明自己的年龄:五十岁。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意蕴。在古代社会,五十岁已经算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年纪了,此时的人应该有着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然而,诗人却说自己“五十虽未老”,这既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自己年轻时代的怀念之情。
“已知非少年”是第二句,诗人通过“已知”二字,表明自己对青春年华已经失去的深刻认识。这里的“非”可以理解为“不再是”,“不是少年”即“不再是少年时代”。这句诗虽然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已经失去了青春年华,但实际上,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无限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感慨。
“欲将心事道,只恐付空言”是第三句和第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把心中的忧虑和想法告诉别人,但又担心这些话语会被误解或忽略。这里的“心事”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种种忧虑和思绪,而“付空言”则意味着这些担忧和想法无法得到实际的行动或回应。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青春年华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复杂的心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