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那得卧龙踪,因石兴思盖世公。
当日何人撑国事,洞中正尔卧真龙。
《白鹿洞书院武侯靖节祠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蔡清的作品,此诗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古代隐士的生活状态。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逐句释义:
- “洞中那得卧龙踪”:在洞穴之中哪里能找到卧龙的身影?比喻寻找隐居者。
- “因石兴思盖世公”:因为看到山石而起兴,想到世上能有盖世的英雄。
- “当日何人撑国事”:当年是谁支撑国家的大事?暗指当时的政治人物。
- “洞中正尔卧真龙”:在这个洞穴里,正像真龙一般沉睡。形容隐退之人如龙般潜藏,未显露锋芒。
- 译文:
- 在洞穴深处如何能找到卧龙的身影?因为看到了山石而起兴,想到世上能有盖世的英雄。
- 当年是谁支撑国家的大事?在这个洞穴里,正像真龙一般沉睡。
- 注释:
- 卧龙踪: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的踪迹。
- 真龙:这里指真正的英雄,即隐士。
- 洞中:指的是白鹿洞书院。
- 撑国事:支撑国家大事,指政治上的重要人物或领袖。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述一个看似普通但实则隐藏着英雄本色的人,表达了对真正有才能、有能力的人的赞赏。同时,通过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描述,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政治动荡、人才缺乏的忧虑。
-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含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
《白鹿洞书院武侯靖节祠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作品。它让我们思考真正的英雄和隐士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