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漫漫冻云黑,六花飘飘朔风急。
富春江头行旅稀,汀鸟沙禽饥不飞。
此时先生乘一舸,拥鼻长吟篷底坐。
白鹤氅衣寒半披,东西沿洄随所之。
须臾雪深风转大,结缆归来且高卧。
妻儿冻饿甘守贫,升斗不思干故人。
东方日出徵书下,县官扣门来劝驾。

【注释】

万里漫漫冻云黑,六花飘飘朔风急。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北国风光图。万里,指遥远的北方。漫漫,形容天空中布满厚厚的乌云。六花,指雪花。飘飘,形容雪花飘飞的样子。朔风,即北风。

富春江头行旅稀,汀鸟沙禽饥不飞。 ——诗的第三、四句描写了江南景色。汀,水中小洲。沙禽,沙洲上的水鸟。

此时先生乘一舸,拥鼻长吟篷底坐。 ——诗的第五、六句描写了诗人乘船游览的情景。乘,乘坐;艇子(qiáng zǐ),小船。篷,船篷。

白鹤氅衣寒半披,东西沿洄随所之。 ——诗的第七、八句描写了诗人乘船游览时看到的景象。氅衣,用白鹤羽毛制成的衣裳。寒半披,指穿着半截白鹤羽衣。东西,指南北。沿洄,顺流而下。

须臾雪深风转大,结缆归来且高卧。 ——诗的第九、十句描写了诗人乘船游览时看到的景象。须臾,片刻。雪深,指大雪纷飞。结缆,系上船索。

妻儿冻饿甘守贫,升斗不思干故人。 ——诗的第十一、十二句描写了诗人与妻子孩子在一起的生活状况。升斗,指量器。干,求取。干故人,向老朋友求助。

东方日出徵书下,县官扣门来劝驾。 ——诗的第十三、十四句描写了诗人接到征召令后的情景。征书,指朝廷下达的征召令。县官,指地方官员。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所作的。此诗前六句写景,后六句叙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第一联“万里漫漫冻云黑,六花飘飘朔风急”,开篇就点明时间是在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这一句中,“万里”写出了路途的遥远,“漫漫”写出了天气的严寒。“冻云”写出了天气的阴霾,“六花”写出了雪花的洁白。“飘飘”写出了雪花的轻盈。“朔风”写出了北风的刺骨寒意。“急”写出了北风的猛烈。

第二联“富春江头行旅稀,汀鸟沙禽饥不飞”,描绘了一幅江边荒凉的景象。这一句中,“富春江头”写出了地点,“行旅稀”写出了行人稀少,“饥不飞”写出了鸟儿饥饿难耐而不愿飞翔。

第三联“此时先生乘一舸,拥鼻长吟篷底坐”,描绘了一幅诗人乘舟游览的情景。这一句中,“此时先生”写出了诗人的身份,“乘一舸”写出了诗人乘坐的船,“拥鼻长吟”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篷底坐”写出了诗人的位置。

第四联“白鹤氅衣寒半披,东西沿洄随所之”,描绘了一幅湖面雪景的美丽画面。这一句中,“白鹤氅衣”写出了诗人穿着白鹤羽衣的形象,“寒半披”写出了诗人衣服穿得很薄,“东西沿洄”写出了诗人在雪中的移动方向。

第五联“须臾雪深风转大,结缆归来且高卧”,描绘了一幅雪景更加壮观的画面。这一句中,“须臾”写出了时间短暂,“雪深”写出了雪下的很大,“风转大”写出了风势越来越猛,“归且高卧”写出了诗人回来后的状态,他打算躺下休息。

第六联“妻儿冻饿甘守贫,升斗不思干故人”,描绘了一幅家庭生活的贫困画卷。这一句中,“妻儿冻饿”写出了家庭的困境,“甘守贫”写出了家人的决心,“升斗不思干故人”写出了家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联“东方日出徵书下,县官扣门来劝驾”,描绘了一幅国家征兵的紧张景象。这一句中,“东方日出”写出了太阳刚刚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徵书下”写出了国家征兵的命令已经下达,“县官扣门来劝驾”写出了征兵官员来到诗人家门口催促他应征入伍的情景。

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