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娘初试素罗裳,爱向秋风学靓妆。
一夜不胜琼佩冷,晚香亭馆有新霜。
【注释】
白西施:指菊花。越娘:越女,即美女;试:尝试;素:白色;罗裳:丝绸做的裙子;靓妆:美丽的化妆;不胜:经受不住;琼佩:用美玉装饰的佩带。晚香亭馆:晚上香气袭人的地方。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越女对秋菊的喜爱之情。越女初见秋菊,便想把它打扮起来,爱在秋风中学习它的装束,以增添自己的风韵,而一夜之后,却感到它被露水打湿后更显得清冷、娇美,晚风吹拂着它,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陶醉。
首句“越娘初试素罗裳”,写越女初见秋菊的情景。“越娘”是古越族女子的别称,这里借指这位喜爱菊花的姑娘。“素罗裳”,白色的丝绸裙,是古代妇女常穿的服饰。“初试”,初次尝试,指第一次见到秋菊。诗人通过一个“试”字,生动地刻画出姑娘对秋菊的喜爱和对美的渴望。
第二句“爱向秋风学靓妆”,进一步描绘越女对秋菊的喜爱。她不仅喜欢秋菊,还喜欢秋菊的美丽。于是,她在秋风中学习秋菊的装束,以增添自己的风韵。这里的“爱”是动词,表示喜爱之意;“学靓妆”则是名词作动词,指模仿秋菊的美来打扮自己。这一句话既表现了越女的爱美之心,也展现了诗人对这一情景的细腻描摹。
第三句“一夜不胜琼佩冷”,“不胜”是忍受不住的意思,用来形容秋菊的香气让人无法承受。这句诗以“琼佩”为喻,将秋菊的香气比喻成珍贵的美玉,既表现了秋菊的香气之贵,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比喻的喜爱。同时,“一夜不胜”也暗示了秋菊的美丽足以让越女为之倾倒,以至于无法忍受其寒冷。这里的“冷”字,既表现了秋菊的美丽动人,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一情景的深刻感受。
最后一句“晚香亭馆有新霜”,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描绘秋菊在晚风中散发香气,以及夜晚的清凉,表达了对这一美好景象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霜”字,既表现了秋菊的清新,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欣赏之情。
全诗通过对越女对秋菊的喜爱和尝试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对“白西施”、“越娘”等关键词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