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远树接天齐,矫首扶筇溪复溪。
寺峙江滨舟似屋,春归沙岸絮如泥。
松风恰响幽人梦,花雨宁邀俗士题。
谁念王孙芳草绿,等闲游过画桥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苍茫远树接天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远处的树木苍茫而遥远,与天空相接。这里的“苍茫”形容树木高大茂密,“远树”指的是远处的树木,“接天齐”则描绘了树木的高度与天空相接的景象。整句诗营造出了一种宽广、深远的意境。
第二句:“矫首扶筇溪复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抬头望去,只见一条溪流蜿蜒曲折,如同人的双手一般,给人一种柔美而灵动的感觉。这里的“矫首”指的是抬头仰望,“扶筇”则是用手扶杖的意思,“溪复溪”则形容溪水的流动不息,如同人的双手一样灵活。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寺峙江滨舟似屋,春归沙岸絮如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寺庙矗立在江畔,仿佛一座小屋;春天归来时,沙岸上的柳絮像泥土一样厚重。这里的“寺峙江滨”描绘了寺庙与江边的景致,“舟似屋”则形容船只与房屋相仿的意象,“春归沙岸絮如泥”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柳絮纷飞的场景。整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
第四句:“松风恰响幽人梦,花雨宁邀俗士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松风吹拂着山谷,似乎在呼唤着诗人入梦;而花雨纷纷而下,却无法吸引那些世俗之人前来题诗。这里的“松风恰响幽人梦”描绘了松风悠扬,如同在呼唤着诗人进入梦境一般;“花雨宁邀俗士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人无法理解自己的高洁情操的无奈之情。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清高脱俗品质的自豪以及对世俗之人的不屑一顾。
第五句:“谁念王孙芳草绿,等闲游过画桥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又有谁能想到,王孙公子的芳草地如今已经绿意盎然,我却随意地游过了那画桥。这里的“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芳草绿”则形容草地繁盛茂盛的样子,“等闲游过画桥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随意游玩的态度以及对于贵族子弟轻浮作风的不满。整句诗通过对贵族子弟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担忧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高雅、清新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