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度幽溪,松萝青霭迷。
路随峰上下,云逐树高低。
猊座支郎到,鸡园学士题。
此中堪隐处,应在响岩西。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登天台高明寺”
  • 译文:登上了天台高明寺。
  • 赏析:此句表明作者的行踪,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即天台高明寺。
  1. “晴日度幽溪”
  • 译文:在晴朗的日子里渡过幽深的小溪。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1. “松萝青霭迷”
  • 译文:茂密的松树和青翠的云雾让人感到迷茫。
  • 赏析:这里使用“迷”字,增强了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1. “路随峰上下,云逐树高低”
  • 译文:山路随着山峰的起伏而高低曲折,云雾追逐着树木的高低移动。
  • 赏析: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山路和云雾的动态变化,展现了一种生动而富有变化的自然景观。
  1. “猊座支郎到,鸡园学士题”
  • 译文:狮子座下的支郎来到这里,还有鸡园学士留下的题记。
  • 赏析:这句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描述了文人雅士在此留下的痕迹。
  1. “此中堪隐处,应在响岩西”
  • 译文:在这里可以找到隐居的地方,很可能就在响岩的西边。
  • 赏析:最后一句点明了作者此行的目的,即寻找一个可以隐居的理想之地。

译文

晴日下渡过幽深的小溪,茂密的松树和青翠的云雾让人感觉迷失方向。山路随着山峰的起伏而高低曲折,云雾追逐着树木的高低移动。狮子座下的支郎来到这里,还有鸡园学士留下的题记。在这里可以找到隐居的地方,很可能就在响岩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游览天台高明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还体现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