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辞仙阙,玄门向北开。
驱鸡何处去,跨鹤几时来。
残雪窥丹井,清霜肃古台。
寒烟纡缥缈,一望一徘徊。
【注释】
毛公坛:即毛公山,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
黄屋:天子所乘坐的车子。仙阙:神仙居住的宫阙。玄门:道教用语,指道家的门径。向北开:向东开。
驱鸡:赶着鸡群。跨鹤:骑着白鹤。几时:何时。丹井:炼丹之水井。清霜:初秋早晨的霜。肃:清扫。古台:高台。寒烟:深秋的烟云。纡缥缈:盘旋缭绕。一望一徘徊:一眼望去,又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后隐居在毛公山所作。诗的前六句写登临所见,后两句抒情,抒发了对仕途的厌倦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黄屋辞仙阙”,点明诗人由朝廷而退隐,从官场到山林。黄屋是皇帝的车盖,仙阙为神仙所居之处,此句意谓皇帝已辞别了仙界。“玄门向北开”,是说道家之门已朝北敞开,表明诗人决心弃绝尘世,潜心修道。“驱鸡何处去,跨鹤几时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辞官后闲居于毛公山,每日里放牧养鸡、骑鹤飞升,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残雪窥丹井”、“清霜肃古台”两句,写登临所见。“残雪”“清霜”,描绘出深秋季节特有的景象;“丹井”“古台”,则写出了毛公山特有的景色。
最后两句“寒烟纡缥缈,一望一徘徊”,以景结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深秋时节,云雾缥缈地飘浮在空中,诗人伫立在高台上凝望着远方,不禁陷入沉思。“纡”字用来形容“烟”流动的样子。
全诗写景状物,清新自然,语言朴素,风格质朴,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田园山水诗,体现了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