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浪楫为谁停,鹿洞先生饱六经。
夜卧喜联泉上榻,午吟便坐石边亭。
升沉琐细同春梦,议论源流是过庭。
水石清幽莫相负,好将陶冶答山灵。
这首诗是作者在白鹿书院留别野亭时所作。下面我将逐句解读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 白鹿书院留别野亭
- 注释:这是一首表达作者离别之情的诗。
- 赏析: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即白鹿书院的留别野亭。这两句简洁地勾勒出了场景,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白鹿书院”可能是指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而”留别野亭”则表明了作者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 鄱湖浪楫为谁停
- 注释:鄱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浪楫,指渔船;为谁停,表示疑惑或感慨。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离开鄱湖的疑惑和感慨。可能是作者看到鄱湖的波涛汹涌,联想到自己即将离去,心中充满了不舍。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引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鹿洞先生饱六经
- 注释:鹿洞先生,泛指古代学者;六经,儒家经典;饱六经,形容学识渊博。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对鹿洞先生的敬佩。可能是因为鹿洞先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使得作者对他产生了敬仰之情。这一句通过赞美鹿洞先生,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向往。
- 夜卧喜联泉上榻
- 注释:夜卧,夜晚休息或睡觉;联泉上榻,指与泉水相连的床;喜,高兴;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夜晚休息时的愉悦心情。可能是因为作者喜欢泉水的声音,或者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更好地放松身心。这一句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 午吟便坐石边亭
- 注释:午吟,中午时分的吟咏;便,方便;坐石边亭,指坐在石头旁的亭子上;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中午休息时的惬意。可能是因为作者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吟咏诗句,或者觉得这样的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创作灵感。这一句通过描绘中午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 升沉琐细同春梦,议论源流是过庭
- 注释:升沉,比喻世事的变化;琐细,琐碎;春梦,比喻美好的时光或事情;议论,指讨论;源流,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是过庭,指经过庭院。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化和人生经历的看法。可能是因为作者认为世事如春梦般变幻莫测,而人生的议论和源流则是通过庭院这样的小空间得以体现。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事的独特见解。
- 水石清幽莫相负
- 注释:水石,指山水之间的石头;清幽,形容景色优美、清新;莫相负,不要辜负;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山水美景的珍惜和感激。可能是因为作者被大自然的美丽所吸引,感到心旷神怡。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好将陶冶答山灵
- 注释:陶冶,指陶冶性情、修养品质;答山灵,指回应山的灵气。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感谢。可能是因为作者认为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力量,值得他去学习和尊重。这一句通过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情感。
这首诗是作者在白鹿书院留别野亭时创作的。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