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犹子在长沙,天北天南各一涯。
为问同年外台使,不知何处郡丞衙。
竹林风月闲来久,湘水云烟望转赊。
圣主恩深汉文帝,赐环仍与陟清华。
【解析】
“从子”:儿子。“茂元”:即张茂元,作者的堂弟。
【译文】
我怀念你的在长沙,天北天南各一涯。
为问同年外台使,不知何处郡丞衙。
竹林风月闲来久,湘水云烟望转赊。
圣主恩深汉文帝,赐环仍与陟清华。
注释:“犹子”:侄子。“外台使”:御史大夫。“郡丞”:县尉。“陟清华”:指升到朝廷中任职。“竹林”二句:写诗人在湖南的闲适生活。“闲来久”:悠闲自得已久。“湘水”二句:写诗人眺望洞庭湖景色而思念远人。“圣主”二句:说皇帝的恩惠像汉代的文成侯、景帝一样,因此自己得到提升,也应当报效皇恩。赏析:此诗前两句叙事,交代了怀人的原因;后六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深沉。
【答案】
“我怀犹子在长沙”,诗人在长沙怀念堂弟张茂元(从子),因张茂元任外台使,故诗人有“天北天南各一涯”的想象。
“为问同年外台使,不知何处郡丞衙。”这两句是诗人向同僚打听张茂元的行踪,但不知道他在何处。
“竹林风月闲来久,湘水云烟望转赊。”“竹林”二句写诗人在湖南的闲适生活。“闲来久”说明诗人在湖南时间较长,“湘水”三句写诗人眺望洞庭湖景色而思念远人。
“圣主恩深汉文帝,赐环仍与陟清华。”“圣主”二句说皇帝的恩惠像汉代的文成侯、景帝一样,因此自己得到提升,也应当报效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