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竟夕象山隈,拂曙过从此地来。
十载雄名先节钺,千秋逸气共樽罍。
黄花不减幽人径,绿荫常悬使相台。
朝野分携频感慨,即应咫尺赐环回。

【注释】

应天山:指福建的建瓯、建阳、松溪、浦城和光泽五县,在建瓯西的天柱山。

论交竟夕象山隈:指与友人通宵达旦的讨论,象山为建州名胜,故以象山为喻。

拂曙过从此地来:指诗人清晨经过此地而来到建瓯。

十载雄名先节钺,千秋逸气共樽罍(quán 同“樽”,酒杯;ruǎn,酒器):指诗人有十年的显赫名声和崇高节操,其豪迈气概永远流传,与古人共享酒宴。

黄花不减幽人径,绿荫常悬使相台:意谓黄精草不会因环境改变而减少生长,绿荫树常挂使相牌,象征官位高升。

朝野分携频感慨,即应咫尺赐环回:指朝廷内外的人纷纷送别,诗人感慨万分,皇帝也派使者前来赐还他的金带(环)。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诗从时间顺序上写来,首句写夜谈,次句写晨行,三句写秋日,四句写春日,五句写冬日,六句写夏夜,七句写夏晨,八句写春游,九句写秋夜,十句写晚景,十一句写冬夜,十二句写冬晨。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说:“我和你通宵达旦地谈论,早晨又从这里出发。”诗人用“论交”二字点明题旨,表现两人志趣相投、肝胆相照之情。“拂曙”二字写出了两人的友情之深,相见恨晚。“从此地来”表明了他们分别后,又将相聚的地方。“先节钺”是指自己曾经担任过节度使的职务,“逸气共樽罍”是说自己有超俗的气度和风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诗的意思是:我与你一起饮酒作乐,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诗人在这里用了“黄花”一词,意思是说黄精草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减少生长。“幽人径”则是指黄精草生长在幽静的山林之中,而诗人则是一位隐逸之人。这里的“黄花不减”是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品德不会因为岁月的推移而有所改变。

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写春日的情景。“绿荫常悬使相台”,意思是说绿荫树常挂使相牌,象征着官位高升。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则是写夏天的情景。“朝野分携频感慨”,意思是说朝廷内外的人纷纷送别,诗人感慨万分。这里的“即应咫尺赐环回”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这里的“赐环”是指皇帝赐还给诗人的金带,而“咫尺”则是形容距离非常近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于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