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甬江月,万里发城阴。
海白东南尽,天青上下深。
光从露气湿,寒逐岁华侵。
复忆乘槎事,难忘霄汉心。
注释:
八月十五夜三江泛月:八月十五,即中秋之夜,泛指中秋之夜赏月。三江泛月,泛指赏月。
风吹甬江月,万里发城阴:秋风拂面,吹过甬江,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城市的角落。
海白东南尽,天青上下深:海水在东边和南边的尽头变得苍白,天空在上头和下边显得深邃。
光从露气湿,寒逐岁华侵:月光从露水中升起,寒意随着岁月的流逝侵袭着大地。
复忆乘槎事,难忘霄汉心:回想起当年乘坐木筏渡过天河,心中仍然怀念着那遥远的天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赏月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月光、风、露水等自然现象,以及海上、天际等广阔空间,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联“风吹甬江月,万里发城阴。”以秋风为引,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秋风轻轻拂过甬江,使得月光如同细雨般洒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景象不仅让人联想到了古人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句,更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颔联“海白东南尽,天青上下深。”则进一步拓展了诗人的视野,将大海的辽阔与天空的高远都纳入了诗中。这里的“海白”,既是指海洋的颜色,也暗示着海水的广阔无边;而“天青”则是指天空的颜色,代表着天空的高远无垠。这两联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动态也有静态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颈联“光从露气湿,寒逐岁华侵。”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月光从露水中升起,使得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同时,寒意也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侵袭大地。这一联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复忆乘槎事,难忘霄汉心。”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回忆起曾经乘坐木筏渡过天河的经历,心中仍然充满了对那遥远天河的怀念之情。这里,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壮举,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留恋,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八月十五夜三江泛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与深刻思考。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更是一曲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情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