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云不肯霁,江路浩无隈。
树里行船入,空中载酒回。
一年秋欲半,万事老俱催。
唯有诛茆念,经宵入梦来。

【注释】

霁:云开。

载酒回:乘船载酒而归。茆:野草,这里指屋舍。

【赏析】

《大水后泛舟其二》,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秋”为主题,描写了诗人在大洪水退后,心情舒畅,游山玩水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首联“城云不肯霁,江路浩无隈”。“城云不肯霁,江路浩无垠”,意思是说,天空中的云雾久久不散,江面上的波浪浩渺无边。这里用“城云”、“江路”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

颔联“树里行船入,空中载酒回”。“树里行船入,空中载酒来”,意思是说,在树林深处乘坐小舟,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在空中乘着小船,载着美酒回来。这里通过“树里行船入”和“空中载酒回”两个动作,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颈联“一年秋欲半,万事老俱催。”“一年秋欲半”,意思是说,一年的秋天已经过了一半。“万事老俱催”,意思是说,所有的事务都如同老去的草木一样被岁月催迫。这里通过“一年秋欲半”和“万事老俱催”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尾联“唯有诛茆念,经宵入梦来。”“唯有诛茆念”,意思是说,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找到一座小屋安身立命。“经宵入梦来”,意思是说,这个愿望在梦中也常常显现。这里通过“诛茆念”和“经宵入梦来”两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大水后泛舟”为题,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期待。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