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梧桐客梦醒,梦中犹记在滇城。
寻山玩水连三月,听雨吟风过二更。
斑白近来添老态,文章千古总虚名。
何时更剪西窗烛,重把新诗与细评。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露下梧桐客梦醒”: 这句描绘了一个在清晨醒来,窗外的露水和梧桐树的景象。这里的“露下”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或天气的变化,而“梧桐”常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可能预示着一个季节的结束。“梦醒”则表明主体从梦境中醒来,这可以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思考。

  2. “梦中犹记在滇城”: 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某个地方的记忆,可能是作者曾经生活的地方或者他经常去的地方。“滇城”可能指的是云南省的城市,也可能是指作者心中对于这个地方的美好记忆。

  3. “寻山玩水连三月,听雨吟风过二更”: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一个地方度过了很长的时间,可能是为了寻找自然之美或者是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寻山玩水”可能意味着作者在自然中找到了乐趣,而”连三月”可能表示这段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听雨吟风过二更”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夜晚的情景,可能是作者在雨声和风声中入睡,然后又被风吹醒听雨的声音。

  4. “斑白近来添老态”: 这句表达了一种衰老的过程,可能是由于岁月的增长或是身体的变化。”斑白”可能是指头发变白,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特征,”近来”表明这是近期的情况,”添老态”则强调了这种变化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5. “文章千古总虚名”: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文学成就的看法,认为虽然文章流传千古,但它们的价值可能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文章”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作品,”千古”可能表示历史长久,”虚名”可能指的是名声不真实,可能是因为作品的真实性、深度或其他原因。

  6. “何时更剪西窗烛,重把新诗与细评”: 最后一句似乎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或打算。”何时”可能表示不确定的时间点,”更剪西窗烛”可能是一种仪式感的行为,象征着重新开始或新的开始,”重把新诗与细评”则表明作者计划再次创作诗歌并进行深入的评论或分析。

译文:
清晨露水打湿梧桐树叶,我在这寂静的早晨醒了过来。
我在梦中仍然记得在滇城的往事。
我寻找山川,欣赏美景,这样的旅行持续了三个月,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雨声吟唱着微风。
最近我的白发让我看起来更加年老,
尽管我有才华却总是被人忽视。
何时能够重新点燃西窗下的蜡烛,
再次拿起笔来写下新的诗歌并细细评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首句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色,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计划,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