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南来望碧岑,春风此夕一登临。
千寻峭壁连天外,万壑飞沙接地阴。
积雪峰头霜露冷,堆云洞里薜萝深。
徘徊四顾情无限,聊作半山鸾凤音。

【注释】

几度南来望碧岑(碧岑:指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几次从南方来到这里,望着那苍翠的山峰。

春风此夕一登临(登临:即登山的意思):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我登上了高山。

万壑(hè)飞沙(sā):形容地势险峻,沟壑交错,风吹起的沙石像千道瀑布一样。

堆云洞:传说中深藏在山洞里的仙家洞府。

薜萝(bì luó)深:薜萝是多年生攀缘植物,此处形容薜萝缠绕得十分茂密。

鸾凤音: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凤凰鸣叫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恒山时。恒山古称常山、恒宗、元岳、五岳之一等,位于今山西省浑源县东北,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6米,是五岳之东岳,有“中华脊梁”之称。此诗为五律体,共四联。前二联写诗人游览恒山所见的自然景观;后二联以比喻手法描写恒山的神奇秀美以及作者所抒发的豪情壮志。全诗意境高远,气象宏大,语言精炼,富有音乐性。

首联写诗人游览恒山所见的自然景观。“几度南来望碧岑”,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多次从南方来到这里,望着那苍翠的山峰。“碧岑”,即“恒山”。这一句是说,诗人曾多次来到恒山,每次都被它的青翠美丽吸引住了。“几度南来”说明诗人多次游览恒山,而“望碧岑”则是他每次登高望远时所见到的景象。“碧岑”二字写出了恒山的秀丽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恒山的感情深厚。

颔联写诗人登上恒山后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春风此夕一登临”,意思是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夜,我终于登上了这座雄伟的山峰。这里的“一登临”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登临的喜悦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此夕”,指的是这个美好的夜晚;“春风”,则是指春天的气息。这一句是说,在这个美好的春夜,我终于登上了这座雄伟的山峰。

颈联写诗人在恒山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千寻峭壁连天外”,意思是说那高耸入云的峭壁直插云霄,仿佛与天空相连。“万壑(hè)飞沙接地阴”,意思是说在那万壑交错的山谷中,飞沙走石的情景令人叹为观止。这两句诗描绘了恒山上奇特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

尾联写诗人在恒山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观。“积雪峰头霜露冷”,意思是说在那些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山峰上,寒气逼人,使人感到刺骨般地寒冷。这里的“霜露冷”不仅仅是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堆云洞里薜萝深”,意思是说在那些神秘的洞穴之中,薜萝缠绕得十分茂密,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恒山上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神秘氛围的喜爱之情。

尾联最后用“聊作半山鸾凤音”收束全诗,既点出了题面,又使全诗显得更加和谐优美。这里的“鸾凤音”指的是鸾凤的啼鸣,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诗人以鸾凤之音表达自己对恒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