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相何年过上犹,孤忠元不为官谋。
夜来独上高亭望,正气堂堂贯斗牛。

【注释】

贤相何年过上犹:贤相什么时候经过这里。过上犹,经过这里。

孤忠元不为官谋:孤忠,指耿直的忠心。元,通原。不为官谋,为官府着想。

夜来独上高亭望:夜来,夜间。上高亭,登上高亭。

正气堂堂贯斗牛:正气,正直之气。堂皇,高大的样子。贯斗牛,穿过牛斗二星。比喻正气凛然不可侵犯。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诗人在登高亭望月时有感而作的抒情小诗。

首句“贤相何年过上犹”,写李相公的贤名何时传到此地。李相公就是诗人所尊敬的李光弼,他曾任河中、永平、太原三镇节度使,因安史之乱,被俘后受刑,坚贞不屈。后来获释,任太子宾客、河南尹等职,不久病逝。他的事迹,在唐末五代传颂不衰。这两句是说,贤明如李光弼这样的人物,什么时候来到过这山城呢?“犹”字,表示一种惋惜之情。

“孤忠元不为官谋”一句,是说李相公的忠诚,本来并不为官府打算,只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孤忠”二字,表明李相公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而不为个人私利打算。“不为官谋”说明李相公的清白廉洁,不受贿赂,不徇私情。“元”字,表示肯定的意思。“孤忠元”与上文“独上高亭望”相呼应,表明李相公的为人,既高尚又清正。

“夜来独上高亭望”一句,是说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亭,远眺明月。“独上”二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寂寞之情。“高亭”即楼台,这里泛指高楼,是诗人观察景物的最佳位置。“望”字,表明诗人在观望月亮。“正气”二字,表明诗人对李相公精神风貌的赞赏。“堂堂”二字,表现了李相公气宇轩昂的形象;“贯斗牛”,表明他正气凛然,威风凛凛。这一形象,使人想到李光弼在战斗中英勇杀敌的情景。

【译文】

贤明的宰相什么时候来到这山城呢?只因为一片忠心,从来不为官府打算。

夜晚独自登上高楼,眺望明月,正气凛然地贯通斗牛二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