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南岳始登封,玉检金泥秘霍踪。
天柱峰头疏辇道,日华岩下起炉烽。
虚闻春仗迎宸幄,无复仙班集觐容。
七制灵光俱寂寞,千年佳气尚葱茏。
【注释】
南岳:指湖南衡山。南岳,即衡山,在湖南省中部偏南。
玉检金泥:汉代封禅泰山时,皇帝所持玉制和金铸的符节。
天柱峰头:指衡山主峰祝融峰。
日华岩下:指衡山脚下的石鼓洞。
虚闻:空闻。
宸幄:帝王的帐幕。
七制:唐代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始,至天宝十四年(755)结束,凡七年一度地修治天下山川,称为“七制”。
灵光:指衡山的灵气。
寂寞:荒凉冷落。
【赏析】
此诗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随从入衡山所作的五律,以咏叹衡山之奇、景之美,赞颂了唐王朝对道教的重视。
起句“汉家南岳始登封”,直承“南岳”而来,点出诗题。“登封”二字,概括了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他第一次游历衡山时的情景。当年春三月,唐玄宗曾“幸衡山,祠南岳”。
“玉检金泥秘霍踪”,这一句是说当年皇帝所持的玉制和金铸的符节都珍藏起来,不外示于人了。这反映了玄宗晚年对道教的推崇,以及他希望长生不死的心情。
“天柱峰头疏辇道,日华岩下起炉烽。”这是说,当年的天柱峰巅,有供御用的车路,而在日华岩下,有燃火煮食的灶火。这些情景,都反映了当时帝王巡幸时的豪华排场。
“虚闻春仗迎宸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只有听到人们传说着当年皇帝在春日里举行盛大郊祀礼时,曾在那里迎接过他的帷幄。“宸幄”是天子的帐篷,这里代指皇帝。
“无复仙班集觐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已没有人再聚集来朝见过皇帝的容颜了。“仙班”是指皇帝的仪仗队或仪仗侍卫人员,这里用来代指皇帝。
“七制灵光俱寂寞,千年佳气尚葱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那被朝廷封禅过的七条山脉都已经变得荒凉冷清了,但那千年来一直郁郁葱葱的山峰却依然苍翠欲滴。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寓情,既写出了自然风光的变化,也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