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宛近郊,樊径候方袍。
花映闲衣履,风生旧节旄。
道心时闭阁,明目夜挥毫。
何必华山上,林堂即养高。

招提宛近郊,樊径候方袍。

花映闲衣履,风生旧节旄。

道心时闭阁,明目夜挥毫。

何必华山上,林堂即养高。

注释:
招提:指佛教的寺庙。
宛:弯曲。
樊径:古代帝王所走的小路。
候:等待。
方袍:官服。
花映闲衣履:指花朵映照在闲散的衣履上。
风生旧节旄:指风生起旧时旌旗。
道心:佛家用语,指修行的心境。
明目:视力好。
挥毫:写字。
林堂:指山林间的庙宇。
养高:修养身心,追求高远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邀请游览东岩寺后,对方以诗相酬而作的一首次韵奉答之作。整首诗通过描绘东岩寺的美景和自己的修行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修行的向往。

首联“招提宛近郊,樊径候方袍”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僧人们等待迎接的情景。诗人站在寺庙附近,看着通往寺庙的道路(樊径),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期待。

颔联“花映闲衣履,风生旧节旄”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修行者的风貌。花朵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映照着修行者悠闲的衣履;风声吹动着曾经飘扬的旗帜,象征着修行者的坚韧不拔。

颈联“道心时闭阁,明目夜挥毫”表现了诗人在夜晚静坐沉思时的内心世界。他时常关上门窗,闭门造车,潜心修炼;在明亮的月光下,他手持笔墨,挥洒自如。

尾联“何必华山上,林堂即养高”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回应。他认为,不必一定要去华山之巅才能修身养性(林堂即养高),只要身处山野之间,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也是对大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修行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