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莫不禁秋,凄凄独倚楼。
露凝砧欲动,风冷扇初收。
征雁惊残梦,吟蛩引暮愁。
多情窗外月,斜影到床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圈定诗句,概括内容,把握情感。“秋怀”是诗歌的题目,全诗以“秋怀”为题,写诗人在深秋时节的所思所感。首联写诗人独倚高楼,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不禁悲从中来。颔联描写了砧声、扇声与寒风、残梦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颈联通过“征雁”“吟蛩”这两个意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写月色斜照到床头,增添了几分静谧之感和孤寂之情。赏析时,可以从诗歌的内容、语言、技巧、思想感情等角度入手。

【答案】

(一)
译文:
寂寞难耐秋景,独自凭阑怅望;
露珠凝在砧上欲坠,冷风掠过初收的团扇。
惊飞的北雁打断了我的残梦,蟋蟀引动我那傍晚的愁思。
多情的明月从窗外投下斜光,映入我床头的清辉。
注释:
①秋怀:秋日怀抱。②寂莫:寂寞。③砧(zhēn):捣衣石。④凄凄:形容声音或景象使人感到悲伤。⑤楼:高楼。⑥露凝砧欲动:露水凝结在砧上,好像要坠落的样子。⑦风冷扇初收:秋风凛冽,吹散了扇上的凉意,扇子收了起来。⑧残梦:未了的梦境。⑨吟蛩(qiúgōng):蟋蟀。⑩多情:指月亮。
赏析:
首联“寂莫不禁秋,凄凄独倚楼”,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意境。“秋怀”即“秋思”。诗人独倚高楼,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不禁悲从中来。“不禁”一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表现了他对秋天的感受,也表现出他的孤独和凄凉。
颔联“露凝砧欲动,风冷扇初收”,描写了砧声、扇声与寒风、残梦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砧声”、“扇声”与“寒风”、“残梦”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冷清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人的孤独与凄凉,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砧声、扇声与寒风、残梦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气氛。
颈联“惊飞的北雁打断了我的残梦,蟋蟀引动我那傍晚的愁思”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北雁和蟋蟀拟人化,写出了它们的动作,表现了它们的动态美。诗人还用“打断”“引动”等动词,将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北雁和蟋蟀的动作放大,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孤独。
末联“多情的明月从窗外投下斜光,映入我床头的清辉”中,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明月拟人化,写出了它的动态美。同时,诗人还将月光照射到自己的床上,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之情。诗人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明月和床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孤独。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富有诗意。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