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散郊野,牯牸分后先。
春风忽相尾,老鼻时一掀。
物情妙造化,蠕动无不然。
伤哉怨旷者,世道何其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界中牛的行为和特性的观察与感悟。诗中的“牯牸”(gǔsì,指公牛和母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牛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反映了牛的生活习性和情感状态。

  1. 落日散郊野,牯牸分后先。
  • 落日散郊野:描述了太阳落山时,田野上空的景象。
  • 牯牸分后先:这里的“分后”可能指的是动物在繁殖季节后的行为差异,牯(雄性牛)通常比牸(雌性牛)更活跃。
  • 译文:夕阳西下,田野上牯牛和母牛开始按照性别的不同而活动。
  1. 春风忽相尾,老鼻时一掀。
  • 春风忽相尾: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这里形容春天到来,牛儿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 老鼻时一掀:这里的“老鼻”可能是“老牛鼻子”的一种幽默说法,表示牛老了,鼻子会微微上翘。
  • 译文:春风吹拂,我仿佛看到了老牛轻轻摆动着它的鼻子。
  1. 物情妙造化,蠕动无不然。
  • 物情妙造化:这里的“物情”指的是生物的情感和行为,而“造化”则是指自然的创造和安排。
  • 蠕动无不然:描述了牛和其他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行为,无论是蠕动还是移动,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 译文:生物的情感和行为都是自然创造的结果,无论它们如何活动,都体现了生命的活力。
  1. 伤哉怨旷者,世道何其偏。
  • 伤哉怨旷者: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生性孤僻或遭遇困难的动物的同情。
  • 世道何其偏:这里批评了社会上某些人的偏心或偏见,认为这种偏袒导致了不公平或不公。
  • 译文:可悲的是那些性情孤僻或遭受困难的人,这个世界为什么对他们如此不公平?

这首诗通过对牛的行为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情感和行为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自然的关怀,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