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酿衰容,那堪气不充。
眼花时见磷,耳聩日闻蛩。
忽忽如醒梦,行行似踏空。
达人虽识早,争奈太龙钟。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把握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及炼词炼句的技巧。
“自叹”:我自叹。白发:指年岁已高。
“酿衰容:容颜衰老。那堪:哪堪承受。气不充:形容精神萎靡。
“眼花时见磷”:眼睛昏花时看见磷火闪烁。磷:古代传说中一种发光的萤火虫或磷光。这里指烛光,借指微弱的光亮。
“耳聩日闻蛩(qióng)”:耳朵聋了,只能听到蟋蟀的声音。蛩:蟋蟀,又名秋虫、促织等。
“忽忽如醒梦”:恍若在梦中。忽忽:恍惚的样子,迷糊的样子。
“行行似踏空”:好像在虚空中行走一样。行行:形容走得快,走得远。
“达人虽识早”:有见识的人虽然早早地就有所认识。
“争奈太龙钟”:无奈自己太老了,形容年老体弱。龙钟:指年老体衰的样子。
赏析:
首联“白发”二字点明岁月流逝,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形象地写出了年迈体衰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颔联写自己精神不振,心绪不宁,以眼花见磷火、耳聩听蛩鸣为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空虚、精神萎靡的状态;颈联则通过“忽忽”、“行行”来描写自己步履蹒跚、行若无事之态,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年迈体衰、步履艰难的情形;尾联写自己年老体衰却仍保持清醒的认识,与那些年纪轻轻却不明事理的年轻人相比,更显得自己的老成持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与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共八句,其中四句一韵,押仄声韵。首句“白发”二字起韵,第二句“那堪”二字又起韵,第三句“耳聩”二字再起韵,尾句“行行似踏空”也起韵。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用韵比较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