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垂柳袅阑干,古薛遗墟驻马看。
食客三千容易散,至今惟说一冯欢。

【注释】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贵族,以养士闻名。薛地:古地名,今属山东滕县,在薛城附近。冯欢:冯驩,秦时著名的策士,孟尝君的门客。“食客三千容易散”一句,意为孟尝君门下食客很多,但最后只有冯驩没有离开。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孟尝君,即齐孟尝,战国时齐相,因封于薛(今滕县南),号称孟尝君,人称“孟尝君”,后人又称其“孟诸”。他招纳天下贤能之士,门下食客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冯驩和苏代。冯驩曾为孟尝君向秦相范雎献计说情,使秦昭襄王免杀孟尝君。苏代曾劝说孟尝君去秦国求见秦王,以便得到秦王的重用。后来冯驩被秦昭王所害,孟尝君被迫回到薛邑,宾客皆散,只有冯驩不弃,仍留在孟尝君身边。这首诗首联两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官桥下的垂柳,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阑干上系着一条长长的飘带。那曾经的薛地遗墟,如今已成了一片废墟,只能驻马远望。第二联两句,写门客们离去后的情景。孟尝君虽然有三千门客,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有冯驩没有离开。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薛地遗墟的凄凉景象,又突出了冯驩与孟尝君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三句,点出“食客三千容易散”的原因。原来这三千食客之中,冯驩是唯一一个始终跟随在孟尝君身边的人。而这个原因,就在于冯驩对孟尝君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孟尝君养士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孟尝君高超的用人之道和对人才的爱惜之情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