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修旧业,凿翠向高城。
俯首嗟人境,冥心谢世情。
山从疏树众,江入大荒平。
隐几云霞里,脩然得此生。

【注释】

粤:广东。草堂:指作者居住的茅屋。

始桃源坞:指作者隐居的地方。

经始:修建,开始。

冥心: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谢世情:摒弃世俗之情。

山从疏树众:群山从稀疏的树木中露出。众,众多、聚集的意思。

大荒平:广阔的原野。

脩然得此生:在隐逸的环境中,得到一种解脱和自由。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诗人用笔简练,写景逼真,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诗的艺术特色。

首联“草堂修旧业,凿翠向高城”。诗人以“旧业”二字点明其归隐后的主要生活,即在山间开垦荒地种菜,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接着又写“凿翠”,即在山崖上凿孔引泉水入城,这正说明诗人的居所离城很近,便于汲水,也表明他有意避开尘嚣,不与世俗之人打交道。

颔联“俯首嗟人境,冥心谢世情”。“俯首”,低头;“冥心”,专心一意;“谢”,摒弃,抛弃。这两句是说,面对眼前的繁华世界,诗人不禁低头沉思: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离不开名利场中的尔虞我诈,因此只有潜心修行,才能摆脱世间纷扰,达到超脱的境地。

颈联“山从疏树众,江入大荒平”。这两句是描写诗人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从”、“入”这两个动词用得很妙,写出了群山从疏林间露出,江河奔流于平原的景象。同时,也暗含着诗人的身世飘零之感。

尾联“隐几云霞里,脩然得此生”。“隐几”,指隐退山林,远离尘俗。“云霞”,指山间云雾缭绕,彩霞满天。“脩然”,这里形容心情舒畅、悠然自得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在云遮雾掩、彩霞满天的深山之中,诗人找到了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静恬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对人生真谛的深刻认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