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眠山下暂停骖,谩尔凭高俯碧潭。
花外百川归绝壑,雨馀千丈起晴岚。
寻幽避俗须何处,漱石餐霞此独堪。
分付仆夫休促辖,跻攀未已兴初酣。

【注释】1、象眠山:在江西宜丰县。2、骖:马的两腿。3、凭高俯碧潭:站在高处俯瞰碧绿的潭水。4、绝壑:极深的坑谷,多指人迹罕至之处。5、晴岚:雨后初晴时山间缭绕的白云。6、漱石餐霞:饮石上之泉以食之。古人称吃山中泉水为“漱石餐霞”。7、分付:吩咐。8、促辖:赶车。9、跻攀:登山。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诗人游览江西宜丰县象眠山时所作。象眠山在今江西省宜丰县,是庐山的一部分。

前二句写诗人游山时所见景色。首句写诗人在象眠山下停车休息,凭高俯瞰清澈碧绿的山潭,第二句写诗人登上象眠山,看到山外群山汇成一条大河,流经象眠山脚下,流入深深的山谷之中。第三句写雨过天晴后,从山上流下的山涧,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千丈高的云雾。第四句写经过一段艰难的攀登,诗人终于到达了象眠山山顶,在这里他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心情舒畅,感到十分惬意。

后六句写诗人在象眠山上的所见所感。第五句说,象眠山虽美,但与尘世隔绝;第六句说,只有像诗人这样清高的人才能欣赏到象眠山的美丽风光;第七句说,在象眠山游玩,只能找一处清幽的地方,其他的地方都不好;第八句说,只有象眠山顶的一块巨石上才可能有泉水,而那泉水也不过是些山间小溪而已;第九句说,诗人在此地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烦恼;第十句说,最后,诗人把这种快乐告诉给随行的仆役,让他们不要催促车辆快走,因为诗人已经陶醉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不愿离去。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象眠山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