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曾不羡遭逢,五十年来事事蒙。
半偈常持朝与暮,一尊不虑雨兼风。
尚偕妻子蜗粘壁,每赴山林鸟脱笼。
莫斗儿童花草队,䰅眉白早误称翁。
【注释】
- 知非:知道不是(真正的)富贵。
- 端居:清高自守。曾不羡:不曾羡慕过。
- 五十年来:意谓从年青时起至中年为止,共五十多年。事事蒙:事事都蒙受、都遭遇。
- 半偈:佛教语。指佛经的一半。常持朝与暮:常常拿着诵念。
- 一尊:酒器名。尊,同“樽”。不虑雨兼风:不怕风吹雨打。
- 尚偕妻子蜗粘壁:意谓还带着老婆孩子在墙壁上爬行。
- 每赴山林鸟脱笼:意谓每次到山中林间,鸟儿便飞出笼子。
- 莫斗儿童花草队:意谓不要和孩子们玩花花草草的捉迷藏游戏。
- 䰅眉白早误称翁:意谓过早地白了头发,却误认为自己是老人。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晚年的闲散生活情趣,也表达了他清高自守的情怀。
首联写诗人一生清高自守,从不羡慕别人。“知非”,即“知道不是(真正的)富贵”,诗人有自知之明,并不追求荣华富贵,而是安于淡泊的生活。
颔联写诗人对佛经的虔诚诵读,表明自己心无杂念,一心向佛,即使风雨雷电也不动摇。颈联写诗人携妻带子,在墙根攀援爬行,或登高望远,或观赏小鸟,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
尾联写诗人虽已白发苍苍,却仍然保持一颗童心,不愿被世俗污染。他宁愿与孩子们玩耍嬉戏,也不愿和他们争斗玩耍。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幽静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