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欢歌共举觞,田功已毕蚤输粮。
野花开处冬无雪,山果红时夜有霜。
世际太平人重礼,时将寒冱水成梁。
年来已入桑榆境,扶醉何妨到夕阳。
【注释】
初冬:初秋。从父老:指跟随父亲的朋友,即同乡的父辈。饮酒:聚会饮酒。有作:作诗以记之。
田功已毕:农事结束。蚤(zǎo):早、提前。输粮:交纳赋役。
野花开处:指冬末春初时节,野花开始绽开。冬无雪:指冬天没有雪。霜:霜降。
世际太平:社会安宁。人重礼:人们讲究礼节。时将寒冱(hán hù)水成梁:指即将到来的严寒天气,河水结冰。时将寒冱:即将来临的寒冷天气。水成梁:冰冻如桥梁。
桑榆境:指晚年。扶醉何妨到夕阳:即使醉酒也无妨,不妨去欣赏落日余晖。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随从父辈朋友在初冬时节的乡村饮酒时所作。全诗四章,每章八句,内容虽然都是写景,但每章所表达的意思又各有侧重:前三章分别写了冬末春初时节的农事活动,以及农民对丰收的喜悦;最后两章则表现了诗人自己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心情。全诗虽未直接点出“饮酒”,但从“欢歌”“举觞”等词语来看,可以想见这是一场欢快的酒会。
首章开头两句“父老欢歌共举觞,田功已毕蚤输粮”,写的是农事结束以后,父老们欢声笑语,一起举杯畅饮,庆祝一年辛苦劳动的收获。“田功已毕”是指庄稼已经成熟,收割完毕。“早输粮”则是指农事结束后,农民便早早地把粮食交上去了。这几句写得非常生动,把一幅幅丰收后的热闹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三章主要描写的是农家生活的一些细节。前章写到了野花开放,说明冬天还没有下过雪;后章写到山果红透,夜来霜降,进一步描绘了农家生活的美好和安逸。这两章中作者都运用了比较的写法,通过对比,突出了农家生活的富足和安逸。
第四章是全诗的重心所在。诗人用四个短句分别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世际太平人重礼”,“人重礼”指的是人们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里,更加注重礼仪,懂得尊敬他人。“时将寒冱水成梁”,意思是说,天气将变得寒冷,河水都会结冰了。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感受,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第五章是全诗的最后一章。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桑榆境”,指的就是老年的时候。“扶醉何妨到夕阳”这句是说,即使喝醉了酒,也没有什么妨碍,还可以去欣赏落日的美景呢!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自己的豪情壮志,也表现出他对人生的一种乐观态度。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小令,但作者却能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写出了农村生活中最平凡、最动人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幸福生活,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