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新从古渡回,潮升潮落子陵台。
沧江烟霭接天外,一笛晚风明月来。

【注释】

有客新从古渡回:有客人,是新近从古渡回来的。古渡:旧时渡口。子陵台:汉光武帝刘秀曾到会稽,与严光结为君臣朋友。后来他辞官隐居在富春山的一座山上,人们称他为“子陵”,这座山因此得名子陵山。后用“子陵”指代隐居的人。

沧江烟霭接天外:苍茫的江水烟雾笼罩着天际。沧江:指长江。烟霭:烟雾。接天:漫及天空。

一笛晚风明月来:傍晚,一阵晚风吹来,月光也来到了。一笛:指吹笛。

【赏析】

《古渡》是一首纪实性小诗,描绘了一位过客从古渡回来的情景和心情。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对过往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有客新从古渡回”,点明了诗人所见的是一位刚从古渡归来的过客。这里的“古渡”是指历史上有名的渡口——子陵渡,位于浙江省富阳市西部。这个渡口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的发生,也承载了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

第二句“潮升潮落子陵台”,描述了过客所经过的地方是子陵台。子陵台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名,它见证了许多历史风云变幻。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潮升潮落”的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第三句“沧江烟霭接天外”,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壮丽景色。这里的沧江是指长江,而烟霭则是指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将“沧江烟霭”与“天外”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一笛晚风明月来”,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氛围。这里的“一笛”指的是吹笛的声音,而“晚风明月”则是指傍晚时分的微风和明亮的月光。诗人通过描写这些自然元素,传达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古渡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