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无声夜夜清,良宵忽感宦游情。
东山遥望人千里,想亦停杯对月明。

注释:

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怀,有所怀念,有所感怀。银汉,指银河,古人常以之比喻天上的星辰。良宵,美好的夜晚。忽感,突然感受到。宦游,官宦之游,指官场生涯。遥望,远望。人千里,意为距离遥远之人。停杯,停止饮酒。对月明,对着明亮的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怀思之情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意境深远悠远,是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首句“银汉无声夜夜清”,描绘了中秋之夜,银河如洗的景象。这里使用了“银汉”这个词汇,将夜空中的银河比喻为天上的星辰,既形象又生动。而“夜夜清”则表达了这一景象的持续和永恒,让人感到宁静而祥和。

第二句“良宵忽感宦游情”,突然感受到了官宦生涯的艰辛。这里的“忽感”一词,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时刻突然产生的情感波动,既有惊喜也有无奈。而“宦游”二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状态。

第三句“东山遥望人千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东山”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地的山名,也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意象或情感寄托。而“遥望”一词,则突出了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

末句“想亦停杯对月明”,则是诗人在面对明亮的月亮时,停下酒杯,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这里的“对月明”既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停杯”、“对月”等动作和场景,则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节的美丽夜空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亲情、友情和仕途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意境深远悠远,是唐代咏物诗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