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生涯足自宽,坐来秋草日凋残。
雨中落果童先觉,灯下鸣螀妇起叹。
涧水恰供粳稻熟,松风偏与缚茅寒。
蘧庐信宿犹余事,得句频来石上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英溪
野老生涯足自宽,坐来秋草日凋残。
雨中落果童先觉,灯下鸣螀妇起叹。
涧水恰供粳稻熟,松风偏与缚茅寒。
蘧庐信宿犹余事,得句频来石上刊。
注释:
- 英溪:地名,可能位于今中国的某个山区或乡村地区。
- 野老生涯足自宽:指作者过着隐居的生活,感到满足和自在。
- 坐来秋草日凋残:坐在秋天的草地上,看着一天天的凋零。
- 雨中落果童先觉:在下雨的时候,孩子最先发现果实掉落的声音。
- 灯下鸣螀妇起叹:在夜晚灯光下,妇女听到蝉鸣声而感慨万千。
- 涧水恰供粳稻熟:山泉正好供应着水稻成熟时所需的水。
- 松风偏与缚茅寒:松林中的风特别冷,适合绑扎草鞋保暖。
- 蘧庐信宿犹余事:在简易的住处(蘧庐)里过夜,感觉仍然有事情要做。
- 得句频来石上刊:创作诗句时,常常在石头上记录自己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通过描绘田野、山林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首句“野老生涯足自宽”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满意。接下来的四句详细描绘了田野、山村等景色,以及这些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于自然美景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充满了田园诗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