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抉破青天开,撒手悬崖万丈台。
悟后浑然无一事,无修原自有修来。
浮云:比喻人生如浮云。抉破:突破。青天:蓝天。悬崖:高台。撒手:放开。万丈台:极高处。
无一事:指没有杂念和烦恼。无修:没有修行,即没有修养。原:本来。
赏析:
这首诗以浮云作比,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活态度和境界。浮云决破青天,象征着人生的豁达和超脱;悬崖万丈,象征着人生的险峻和艰难;悟后浑然无一事,则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浮云抉破青天开,撒手悬崖万丈台。
悟后浑然无一事,无修原自有修来。
浮云:比喻人生如浮云。抉破:突破。青天:蓝天。悬崖:高台。撒手:放开。万丈台:极高处。
无一事:指没有杂念和烦恼。无修:没有修行,即没有修养。原:本来。
赏析:
这首诗以浮云作比,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活态度和境界。浮云决破青天,象征着人生的豁达和超脱;悬崖万丈,象征着人生的险峻和艰难;悟后浑然无一事,则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山居杂兴 秋色横川度,终朝自掩扉。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 注释 秋色横川度 秋天的景色横跨在河流两岸。 终朝自掩扉 整天都关上门窗。 已便麋鹿性 已经习惯于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不负芰荷衣 不辜负穿荷花衣服的日子。 有酒山堪对 有酒时可以在山中独自对饮。 无官客到稀 没有官员的客人来访。 愚公真类我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不禁岁月苦相侵,细雨开窗祗树林。 - “不禁岁月苦相侵”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侵蚀和压力,无法避免岁月的无情侵袭。 - “细雨开窗祗树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细雨润湿了窗棂,窗外是茂密的树林,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2. 趺坐高随山石并,投踪潜拟海云深。 - “趺坐高随山石并”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盘腿坐在高高的石头上,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作者不详。以下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和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1.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 - 寂寂寥寥:形容环境寂静、空旷。 - 扬子居:指扬雄的住所,这里可能借指诗人自己的居住地。 - 悟来那用五车书:意指不需要过多的学习就能领悟到知识。 2. 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 - 春凝池畔:春天到来时,池水变得清澈,周围的景色也显得更加美丽。 - 莲将茂
【注释】: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三:奉,敬词;简,写诗、写信;朱侍御座,指朱姓的人当了太守,即座师。座师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这里泛指做官的老师。 曾持三尺驻江城,野鸟山花识姓名:曾,曾经;持,拿着;三尺,古代一尺约合今31厘米左右,这里指代笔;江城,指长江边的古城,这里借指家乡;野鸟山花识姓名,意思是野鸟和山花都能记住我的名字。 白鹭应同贞节白,青螺能及使君清:白鹭,一种水鸟;贞节白
禾川别大哥 驱驰万里旅魂惊,为别相看泪满缨。 去国谩怀乡土念,临歧更怆弟兄情。 书传绝域秋鸿远,梦入荒山夜月明。 归到文江春色好,逢人莫说二难名。 【注释】 禾川: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境内。 “驱驰”句:意思是长途跋涉,旅途中感到十分疲劳。 “去国”句:意思是离开了祖国,思念故乡。 “书传”句:意思是书信传来时是秋天,而鸿雁已飞向远方。 “梦入”句:意思是梦中进入荒凉的高山之上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皓月”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在东林寺的所见;“碧天澄霁色”二句写所见之景,“虚谷攒松桧,芳洲剩杜蘅”二句写诗人所感。全诗意境清新,情景相得益彰,是一首情韵悠远的小诗。 【答案】 皓月东林寺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东林寺(或:月亮高悬)。 来过恰二更 刚过二更时分(或:刚离开二更时分)。 碧天澄霁色 天空湛蓝,晴朗无云。 凉夜卷涛声 夜晚江水波涛阵阵涌起的声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长拟求归竟未归,几逢佳节恋春晖。” 注释:长久以来我渴望回到家乡,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每逢佳节之时,我总是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 赏析:诗人描述了他长期想要回家却未能如愿,每到节日就沉浸在对美好春天的怀念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争传荆树庭前秀,忍看鹡鸰江上飞。” 注释:人们争相传颂着庭院前的荆树,但我却不忍心看到那些在江面上飞翔的鹡鸰。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怀始一披”,意思是不怕跋涉艰难,远寻座师朱鉴翁。“不辞”“远寻”表明了诗人对朱鉴翁的尊敬、仰慕和向往。“廿载”即二十几年,说明诗人与朱鉴翁师生相别的时间很长。“襟怀”是指胸怀、志向,这里代指诗人自己的抱负、理想。“披”是展开的意思。这两句说:不辞艰辛,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寻访座师朱鉴翁,二十多年来,我始终敞开胸怀,努力实现我的志向。
注释 1. 读书: 指读书、学习或研究学问。 2. 红尘玉案休相侵: 红尘,世俗;玉案,指书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红尘中(指世俗之中),不要干扰书案,即不要过分追求名利。 3. 为爱名山即道林: 名山,指著名的山;道林,道家的山林,比喻修行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热爱自然、追求精神境界而投身于道家的山林修行。 4. 残卷开题珠影遍: 残卷,指残缺不全的书籍。题目,指书名或文章名。珠影
【解析】 此诗为诗人奉简朱侍御(即朱放)的四首诗之一。诗中“桃花未识朝天急”一语暗藏了典故,是说朱放被贬后,诗人不知他是否已到朝廷,故有深意。 “北望齐东眼欲穿”,意思是望着北方,眼睛都快看穿了。这一句写诗人对朱放的思念之情。“其四”表明这是第四首诗。诗人用“眼欲穿”来表达自己对朱放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牵挂与不舍。 “相传击壤独归田”,意思是传说中,一个人在打拍子
译文: 二十年间,我四处漂泊,到处都留下我的足迹。每到一处,都要花费很多钱和时间,感叹人间世事真如过客匆匆一般。现在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变得如此穷困潦倒,再也没有人愿意听我说任何话了。但是,就算被人嘲笑为愚蠢的人,我也心甘情愿。 注释: 谩吟:随意吟诵,漫不经心地吟诵。 廿年:二十年。 踪迹:踪迹,指人的行踪或所到之处。 穷途:无路可走,形容处境困难。 浪呼:虚张声势,大吹大擂。 今日:如今。
【注释】 谩吟六首:《庄子》有《天运》篇,谓孔子“漫言”以解其意。此诗是借孔子的言行,讽刺当时的一些文人政客。谩:空谈。无古无今:无论过去或现在。无显微,即无是非。 千年贤圣竟同归:千百年来贤者和圣人都归于黄土。终归,归结。 庭前草色青青长, 未许人间说是非:庭院里的青草,年复一年,长得郁郁葱葱,它不容许人间去评说是非曲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咏叹庭前青青之草,抒发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
注释:腰间挂着三尺龙泉剑,交给人间去斩葛藤。没有斩断葛藤还在不停地说话,要知道这道道法是在人心中弘扬。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咏剑诗。诗人借用“龙泉剑”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他以宝剑自喻,表达自己对于理想、信仰、道德的追求和坚守,表达了一种对人生价值的高度认同,也表现了诗人豪情满怀的气概和胸怀
【注释】谩:空。百不能:指事事不能如意。好汉:英雄豪杰。萍踪:浮萍的踪迹,比喻行踪不定。飘泊:漂泊,流浪。行脚僧:指云游四方的和尚。 译文:自己嘲笑自己事事不能如意,人间的英雄豪杰也互相厌恶。行踪无处不去漂泊,做官就像云游四方的和尚。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和辛酸。他感叹自己事事不能如意,连英雄豪杰也相恶,这反映了他在官场上受到的排挤和打压
注释:出城后随意吟咏,我的一生行踪使人怀疑。只有一片丹心,只有我自知。雪花飘落空中,人声稀少,暂且带着妻子一起流离失所。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无奈,以及他对家人的爱和关怀。首句“出都门谩吟”表明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否定和反思;第二句“平生踪迹使人疑”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对自身命运的困惑。第三句“片丹心只自知”则是他的自我反省,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一句“雪搅长空人语少”
注释: 萧萧的行李,匆匆离去,我就像晦翁一样人去楼空,人拟前身是晦翁。 还少当年十二考,冰壶秋月此心同。 译文: 萧萧的行囊,匆匆离去,我如同晦翁般人去楼空,人拟前身是晦翁。 还少当年考试十二科,冰壶中映着秋月的光辉,我的心与此相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而作的一首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萧萧行李去匆匆”,直接点明主题,即诗人正在出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