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韩相岭,此日共攀跻。
尔我投闲意,相看路不迷。
【诗句释义】
何年:何时。
韩相岭:即韩山岭,位于今广东潮州市韩江支流韩江上游的山峰。
共攀跻:共同攀登,形容一起登山或一同从事某项工作。
尔我:你们我他,泛指大家。
投闲意:放弃仕途的志向。
相看路不迷: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不会迷失方向。
【译文】
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攀登到那韩相岭呢?
今天我们都放下官职,来此共同登山。
我们抛弃仕途的志向,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不会迷失方向。
何年韩相岭,此日共攀跻。
尔我投闲意,相看路不迷。
【诗句释义】
何年:何时。
韩相岭:即韩山岭,位于今广东潮州市韩江支流韩江上游的山峰。
共攀跻:共同攀登,形容一起登山或一同从事某项工作。
尔我:你们我他,泛指大家。
投闲意:放弃仕途的志向。
相看路不迷: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不会迷失方向。
【译文】
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攀登到那韩相岭呢?
今天我们都放下官职,来此共同登山。
我们抛弃仕途的志向,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不会迷失方向。
山居杂兴 秋色横川度,终朝自掩扉。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 注释 秋色横川度 秋天的景色横跨在河流两岸。 终朝自掩扉 整天都关上门窗。 已便麋鹿性 已经习惯于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不负芰荷衣 不辜负穿荷花衣服的日子。 有酒山堪对 有酒时可以在山中独自对饮。 无官客到稀 没有官员的客人来访。 愚公真类我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不禁岁月苦相侵,细雨开窗祗树林。 - “不禁岁月苦相侵”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侵蚀和压力,无法避免岁月的无情侵袭。 - “细雨开窗祗树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细雨润湿了窗棂,窗外是茂密的树林,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2. 趺坐高随山石并,投踪潜拟海云深。 - “趺坐高随山石并”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盘腿坐在高高的石头上,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作者不详。以下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和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1.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 - 寂寂寥寥:形容环境寂静、空旷。 - 扬子居:指扬雄的住所,这里可能借指诗人自己的居住地。 - 悟来那用五车书:意指不需要过多的学习就能领悟到知识。 2. 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 - 春凝池畔:春天到来时,池水变得清澈,周围的景色也显得更加美丽。 - 莲将茂
【注释】: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三:奉,敬词;简,写诗、写信;朱侍御座,指朱姓的人当了太守,即座师。座师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这里泛指做官的老师。 曾持三尺驻江城,野鸟山花识姓名:曾,曾经;持,拿着;三尺,古代一尺约合今31厘米左右,这里指代笔;江城,指长江边的古城,这里借指家乡;野鸟山花识姓名,意思是野鸟和山花都能记住我的名字。 白鹭应同贞节白,青螺能及使君清:白鹭,一种水鸟;贞节白
禾川别大哥 驱驰万里旅魂惊,为别相看泪满缨。 去国谩怀乡土念,临歧更怆弟兄情。 书传绝域秋鸿远,梦入荒山夜月明。 归到文江春色好,逢人莫说二难名。 【注释】 禾川: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境内。 “驱驰”句:意思是长途跋涉,旅途中感到十分疲劳。 “去国”句:意思是离开了祖国,思念故乡。 “书传”句:意思是书信传来时是秋天,而鸿雁已飞向远方。 “梦入”句:意思是梦中进入荒凉的高山之上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皓月”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在东林寺的所见;“碧天澄霁色”二句写所见之景,“虚谷攒松桧,芳洲剩杜蘅”二句写诗人所感。全诗意境清新,情景相得益彰,是一首情韵悠远的小诗。 【答案】 皓月东林寺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东林寺(或:月亮高悬)。 来过恰二更 刚过二更时分(或:刚离开二更时分)。 碧天澄霁色 天空湛蓝,晴朗无云。 凉夜卷涛声 夜晚江水波涛阵阵涌起的声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长拟求归竟未归,几逢佳节恋春晖。” 注释:长久以来我渴望回到家乡,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每逢佳节之时,我总是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 赏析:诗人描述了他长期想要回家却未能如愿,每到节日就沉浸在对美好春天的怀念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争传荆树庭前秀,忍看鹡鸰江上飞。” 注释:人们争相传颂着庭院前的荆树,但我却不忍心看到那些在江面上飞翔的鹡鸰。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怀始一披”,意思是不怕跋涉艰难,远寻座师朱鉴翁。“不辞”“远寻”表明了诗人对朱鉴翁的尊敬、仰慕和向往。“廿载”即二十几年,说明诗人与朱鉴翁师生相别的时间很长。“襟怀”是指胸怀、志向,这里代指诗人自己的抱负、理想。“披”是展开的意思。这两句说:不辞艰辛,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寻访座师朱鉴翁,二十多年来,我始终敞开胸怀,努力实现我的志向。
注释 1. 读书: 指读书、学习或研究学问。 2. 红尘玉案休相侵: 红尘,世俗;玉案,指书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红尘中(指世俗之中),不要干扰书案,即不要过分追求名利。 3. 为爱名山即道林: 名山,指著名的山;道林,道家的山林,比喻修行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热爱自然、追求精神境界而投身于道家的山林修行。 4. 残卷开题珠影遍: 残卷,指残缺不全的书籍。题目,指书名或文章名。珠影
【解析】 此诗为诗人奉简朱侍御(即朱放)的四首诗之一。诗中“桃花未识朝天急”一语暗藏了典故,是说朱放被贬后,诗人不知他是否已到朝廷,故有深意。 “北望齐东眼欲穿”,意思是望着北方,眼睛都快看穿了。这一句写诗人对朱放的思念之情。“其四”表明这是第四首诗。诗人用“眼欲穿”来表达自己对朱放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牵挂与不舍。 “相传击壤独归田”,意思是传说中,一个人在打拍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时,需抓住关键句,分析诗歌内容、情感等,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夜迟丁右武江上”中“夜迟”指天色将晚;“丁右武江上”,指诗人在晚上来到丁右武的江边住宿。“我向岸头住”,“向”是动词,“岸头”即岸边;“君”指你,即作者的朋友或朋友之子;“住”,即住宿;“丁右武江上”是说诗人夜晚来到丁右武的江边住宿。“掀蓬望青天,鸡犬乱茅屋”,诗人推开船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背倚芙蓉枕,门看天马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背靠着象芙蓉一样的枕头,面对着如天马一般的山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石室中所见的景物。“背倚”一词,写出了诗人的安逸闲适;而“把盏”则是写诗人的惬意之情。 【答案】 诗句释义:“背靠着象芙蓉一样的枕头,面对着如天马一般的山峰。” 译文:背靠着像芙蓉一样柔软的枕头,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天马山峰。 赏析
【注释】: ①甘义麓:即甘颐,字义麓,号东山,明代江西人。 ②秋风送尔去:指秋风吹着你远行去了。 ③尔去几时来: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呢? ④江亭:在水边的高台上建亭。江边多用石砌成台。 ⑤长空一雁回:大雁排成V字形飞回南方。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依依不舍,颔联写目送友人远去,颈联写目送友人远去,尾联写目送友人离去后自己的孤独和思念。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注释】 (1)漫吟二首:指诗人在闲散时写的一组诗。 (2)竟成闲:竟成了空话,没有结果。 (3)片言:指一句话,一个词。 (4)泰山:即泰山石,比喻重山,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5)离间:使彼此分离。 【赏析】 这首诗写“静”与“动”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静”的理解和体验。前两句是说,千言万语,终究是白费,只有一句话能像泰山一样重。后两句是说,要想知道什么是说话,什么是不说话
【注释】 偶占七首 其二 :此篇是作者的自谦之作,意在表白自己虽学有所成,但仍然没有达到“无我之境”。 初学苦支离:刚入诗坛时学习写作诗歌,很艰难,因为初学,所以支离破碎。 闲心自得师:有了空闲时间,就自认为找到了老师。 纤毫皆帝力:指自己的作品,都是皇帝的力量。 无语付天倪:没有话可说,只能付于天倪。倪,指人或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但他仍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
【注释】 龙华寺:寺庙名。 华堂:华丽堂皇的大厅或庭院。 鸟语:指山中传来的各种鸟叫声,这里比喻佛法。 鸡声:鸡的啼鸣声。 悟证:悟道,即对佛理有所领悟,达到觉悟的境界。 无生:佛教用语,即一切众生皆无自性和生死轮回。 空门:佛教用语,意为佛教所倡导的“诸法空”的观念。 掉臂行:形容洒脱、自由自在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龙华寺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首联描写了诗人在华堂听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