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江楼二十年,凭栏风物尚依然②。
青螺忽送君山雨③,白马长连震泽烟④。
漠北军声纷羽檄,海东祲气盛戈船⑤。
空矜彩笔高能赋,无奈忧时泪欲悬⑥。

【注释】

①其:其一。②凭栏:指凭栏杆远眺。风物:风光景物。依然:仍然,依旧。③青螺:形容雨点打在湖上的水波,犹如青色的螺壳。君山: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山上有庙,为名胜之一。震泽:今太湖,又名具区湖。④羽檄(xí):指军用文书。⑤漠北:泛指北方,此处借指朝廷。氛气:云气。海东:即东海,泛指南方,此处借指边关。⑥矜(jīn):自负。能赋:擅长作诗。《文选·潘岳《藉田赋》》:“嗟余才疏,而忝荣职,既惭德薄,而又多惭。”彩笔:比喻杰出的文才,这里指自己的诗文才能。高能赋:指写诗才能很高。⑦无奈忧时泪欲悬:指心中忧愁难以言表,只能让泪水挂在脸上。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人以感慨岁月流逝、功业未就和报国无门的心情抒发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首联“不上江楼二十年,凭栏风物尚依然”,意思是说:已经二十多年没登上江楼,凭栏远望时,看到江上的风光景物,还是像从前一样。这二句是全篇的纲领。诗人在上元元年(760)离开长安,直到宝应二年(763)才又回朝任左拾遗。在这二十多年中,诗人经历了许多事情,但主要的经历是在外地当地方官的时候。诗人在这首诗中,首先回忆自己二十多年前回到洛阳时的情景,并从这一时间跨度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当时,诗人刚到洛阳不久,由于与李邕等人交游,名声大振,因而引起了唐肃宗的注意,被召入长安,授左拾遗,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然而,诗人很快便感到失望和苦恼:朝廷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太多,正直的臣子太少;宦官专权,外戚弄权,皇帝也变得昏庸起来。因此,尽管诗人怀着一腔忠心,却始终得不到信任。于是,诗人决定不再做官,回到洛阳老家隐居。如今,诗人已离开洛阳十多年了,但他仍时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希望朝廷能够早日出现贤明的君主,使国家重新走上正轨。“二十年”在这里不仅是指实际的时间长度,而且象征着诗人政治生涯中的曲折变化。“凭栏风物尚依然”,则说明诗人对洛阳的风物还十分熟悉,甚至觉得它们与过去没有什么两样。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感情。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颔联“青螺忽送君山雨,白马长连震泽烟”,“青螺”是形容雨点打在湖面上的水波,犹如青色的螺壳。“君山”是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岛。“震泽”是今太湖,又名具区湖。“白马”则是指长江。这三座名胜都位于中原地区,所以诗人把这三座名胜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在暗示这三处都是国家的重地。“青螺”、“君山”、“震泽”三词在这里并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风光,而是通过这些自然景观来比喻当时的战乱局势,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两句诗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

颈联“漠北军声纷羽檄,海东祲气盛戈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北方边疆的战争不断发生,到处都在传扬有关战事的消息;而海上的天气却变得越来越不好,海面上弥漫着一片阴霾之气。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形势的关注和担忧。

尾联“空矜彩笔高能赋,无奈忧时泪欲悬”,意思是说:可惜我虽有才华,但却不能为国家效力;如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陷入危难之中,心中充满了忧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之情。诗人通过这两联诗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之情。诗人以感慨岁月流逝、功业未就和报国无门的心情抒发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