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赋方圆动静诗,澜翻反切亦如之。
京华无限簪缨客,识字何如八岁儿。
【注释】
谙:熟习。圆、方:指字的形体。动静:指诗的内容。翻:反切,即反切,古代一种音韵学术语。如之:像他那样。京华:指京城,这里泛指文人学士的聚居地。簪缨客: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员。八岁儿:即“八岁童”。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八岁楚童”自喻,赞美其能识字、会作诗、善解诗的天赋。诗人在赞美八岁童子的才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文风的不满。
赠八岁楚童谙字韵者
能赋方圆动静诗,澜翻反切亦如之。
京华无限簪缨客,识字何如八岁儿。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八岁楚童”自喻,赞颂他识字、会作诗、善解诗。诗人在赞美八岁童子的才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文风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能赋方圆动静诗,澜翻反切亦如之。
方圆动静诗,指诗歌中有描写形状与动作的诗句。澜翻反切,是指诗歌中运用了反切这种音韵技巧。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八岁的楚童能够创作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诗歌,而且还能熟练运用反切这种古老的音韵技巧。
京华无限簪缨客,识字何如八岁儿。
京华,指京城,这里泛指文人学士的聚居地。簪缨客,指的是那些身着官服、头戴簪缨的人,他们往往代表着社会的精英阶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京城这样的繁华之地,有着无数的簪缨客,他们都是一些饱学之士,而那位八岁的楚童又有何能比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八岁楚童”自喻,赞美他识字、会作诗、善解诗的天赋。诗人在赞美八岁童子的才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文风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