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忿胡笳内地闻,子衿何必少终军。
论文一变南朝体,运策兼收绝塞勋。

【注释】

胡笳:古时北方民族的乐器,这里泛指边关。

子衿:古代学子所服之衣,这里指代学子。

终军(zhōng):西汉人,少年时即有文才,曾上书言事,因触犯文帝而被免官,后得赦复职。

南朝体:南朝文学风格。

运策:用兵谋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李玉完而作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前两句写诗人不赞成李玉完在内地学习儒学,主张他到边疆去,用兵打仗。最后两句赞扬李玉完文武双全,既善于治国,又善于用兵。

“不忿胡笳内地闻,子衿何必少终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不赞同李玉完在内地学习儒学,而是主张他到边疆去,用兵打仗。这里的“不忿”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李玉完的不满和愤慨。他认为李玉完作为一国的侍御督学,应该在边疆用武之地施展才华,而不是在内地学习儒学。同时,他也认为李玉完不应该像终军一样,因为触犯文帝而被免官,后来得到赦免后又复职。这两句表达了他对李玉完的期望和劝勉。

“论文一变南朝体,运策兼收绝塞勋。”这两句赞美了李玉完的才华和能力。他认为李玉完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用兵策略上也很有才华。他的学问和军事才能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与南朝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同时,他也认为李玉完能够兼备文韬武略,既有用兵的策略,又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玉完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