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
争知信得迷时及,随分阿鼻与涅槃。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四

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
争知信得迷时及,随分阿鼻与涅槃。

董其昌的这首诗《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其四》以简洁的文字勾画了禅宗哲学中关于人生悟道与解脱的观念。

诗的前两句“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表达了诗人对前人过于依赖外在修行而忽视内在悟性的批评。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表面的打坐冥想或是追求某种境界,而是应当深入内心,洞察生命的真相。这里的蒲团象征了佛教中的坐禅,而“知破”则意味着深刻理解并打破这种外在的形式。

第三句“争知信得迷时及,随分阿鼻与涅槃”转向了禅宗的核心概念,即“迷时方显佛性”。这句话强调了在困惑和迷茫中寻找真理的重要性。董其昌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悖论:当人们完全陷入迷惑之中时,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本性,从而达到涅槃——一种超越生死、苦难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禅宗对于修行本质的看法:真正的修行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在面对人生的起伏不定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董其昌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个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探索。

此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示了董其昌作为一名文人兼书法家、画家的艺术修养及其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