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师何术陨天花,台迥登临望眼赊。
百里晴山围帝宅,六朝芳草入僧家。
层层树色寒烟合,历历车声古道斜。
铁锁销沉龙战后,落潮处处咽红沙。
雨花台
阿师何术陨天花,台迥登临望眼赊。
百里晴山围帝宅,六朝芳草入僧家。
层层树色寒烟合,历历车声古道斜。
铁锁销沉龙战后,落潮处处咽红沙。
注释:
- 阿师:对僧人的尊称。阿,通“啊”。
- 陨(yǔn)天花:指天空中飘洒下来的花瓣或花雨。
- 台迥(juàn):形容地势高远、孤峭。
- 赊(shē):遥远。
- 帝宅:皇宫。
- 芳草:指生长茂盛的草。
- 历历:清晰可见。
- 铁锁销沉:形容战争结束,战船被销毁。
- 龙战:指战争期间的龙卷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的风景和历史变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首句以“何术陨天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暗示着雨花台的美丽如同天上的花朵般令人惊艳。接下来,“台迥登临望眼赊”则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展现了雨花台高耸入云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诗中的“百里晴山围帝宅,六朝芳草入僧家”描绘了雨花台周围的美景,远处的山峰被晴朗的天空所映衬,显得格外壮观;而近处的草地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古代僧侣们生活的家园。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雨花台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层层树色寒烟合”,则通过描绘树木的色彩和烟雾的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氛。这种画面既展现了雨花台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历史悠久和人文荟萃的特点。
最后两句“铁锁销沉龙战后,落潮处处咽红沙”则是对雨花台历史变迁的描写。这里提到的“铁锁销沉”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战争或冲突,而“龙战后”暗示了战争结束后的景象。而随着落潮的出现,那些红色的沙子也被淹没在海水之中,使得整个场景变得更加凄美和悲壮。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雨花台的历史沧桑,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