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开金刹,芙蕖削玉峰。
披云聊息驾,隔岭忽闻钟。
僧卧中林月,猿啼万壑松。
登山思屏迹,我已愧行踪。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兰若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兰若开金刹,芙蕖削玉峰。
  • 兰若:佛教中指寺庙,这里特指山中的寺庙。
  • 金刹:金色的寺庙,常用来比喻壮丽、庄严的寺庙。
  • 芙蕖:荷花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莲花般的山峰。
  • 削玉峰:形容山峰如同经过雕刻的玉石般美丽。
  1. 披云聊息驾,隔岭忽闻钟。
  • 披云:推开云雾。
  • 息驾:停车休息。
  • 隔岭忽闻钟:在远处的山岭上忽然听到了寺庙里的钟声。
  1. 僧卧中林月,猿啼万壑松。
  • 中林:指的是山中的树林。
  • 猿啼:猴子的叫声。
  • 万壑松:形容山间有很多松树。
  1. 登山思屏迹,我已愧行踪。
  • 登山:指的是登上这座山。
  • 思屏迹:思考是否应该在这里停留或修行。
  • 行踪:行走的痕迹,这里指自己的脚步和行动。
  • 我愧行踪:感到自己的行为和足迹都显得有些惭愧,因为已经登顶了这座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图。兰若山的景色被描绘得如诗如画,既有寺庙的庄严,也有自然的秀丽。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自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