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诗人。
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
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生卒年:1578-1632
明末诗人。
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
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生卒年:1578-1632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等,再进行表述。题中“再游醴泉寺”是第一句;“十年踪迹了无凭,寺有前缘得再登”是第二、三句;“屋后半枯红叶树,廊西已尽白头僧”是第四、五句;“如人老石疑能语,过夜寒云结作冰”是第六、七句;“更约明春三月雨,桃花满涧蹑垂藤”是最后两句。 【答案】 译文: 十年的踪迹没有凭据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主旨,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赏析。“山居”一诗是一首五律,前四句为第一联,后三句为第二联,全诗写诗人隐居生活的惬意与自得。 (1) “云与同闲鹤并孤”,意思是说,我与白云、闲逸的野鹤为伴。“云与”“闲”“鹤并孤”写出了闲逸的生活情态,也表现了隐居者的心境。“嗒然隐几得今吾”,意思是说
【注释】 山老鸦:一种鸟。 朝东暮还西:早晨向东,晚上又向西。比喻没有固定的生活目标,到处漂泊无定。 过河拾杜梨:渡过河流去采杜梨。杜梨,一种植物。 日晚腹饱不归去:天色晚了,肚子吃饱了,却不回家去。 矰(zēng)缴(gě):一种用丝线缚在箭上的带子,用来射鸟兽的。伏:埋伏。 尔腹已饱尔不知:你的肚子已经吃饱了,却不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借写山老鸦的行为,比喻那些生活无目标
石城月,即石头城月,是一首描绘南京石头城的古诗。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金陵王气未曾消,水泊秦淮江上潮。 - 金陵:古称南京,今天的南京市。 - 王气:这里指历史上的帝王之气或皇家气派。 - 未曾消:表示这种气势并未消失。 - 水泊:指长江中游的湖泊。 - 秦淮河:一条位于南京城内的河流,因六朝以来多有文人雅士聚居而得名。 - 江上潮:指秦淮河畔的潮汐现象。 2. 月到石头城下好
《山家》 山家香穄饱椿芽,雨歇篱傍自种花。 割麦绩麻旋剥枣,一年三度坐牛车。 【注释】 穄:高粱。 椿芽:指椿树的嫩芽。 雨歇:天晴了。 篱旁:篱笆旁边。 坐牛车:在牛车上坐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小令。诗中描绘的是农家春日里繁忙的景象。前两句写农家生活;后两句写农家劳作。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寻醴泉寺旧迹 佛日昙云奈老何,残碑世代苦敲磨。 殿头宝志身犹活,墙下贞元字未磨。 松干不如苔绣古,诗题争似鸟声多。 太平渐入兵戈里,神物何神与护呵。 翻译: 寻找醴泉寺的旧迹 佛日昙云奈老何,历代都在努力地推敲琢磨 殿头上的宝志雕像依然栩栩如生,墙下的贞元碑文还未磨平 松树的干枯不及苔藓的刺绣古老,诗句的题名比鸟叫声还要多。 和平渐渐到来却战乱纷争,神明为何还要守护?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诗,然后理解诗歌的内容,再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 “郭外溪边寺”意思是:城外溪流边的寺庙;“年来两送行”意思是:每年送别友人;“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意思是:去年还在攀着树枝看那落日余晖,今年已经听不到树叶沙沙的响声了;“忆昔春山色”意思是:回忆起去年春天山色;“能轻故国情”意思是:去年春天的山色多么轻快、明丽
诗句: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又王虎。 译文:在沛县的战役中,项羽如神兵天降,势不可挡;在函谷关,他又挥剑斩将,气吞山河。刘邦则如同一只狡猾的老鼠,时刻警惕着,生怕一不小心就陷入绝境。 注释:沛县(今属江苏省):古时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境内,是楚汉相争的重要战场之一。秦川:指渭水流域一带。雨:形容战况激烈。入关:进入关中地区,即陕西省中部地区。阿房宫:秦朝时期的皇宫
明末诗人。 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 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生卒年